海峡旅游人才网
新闻资讯
“旅游+”加出全域发展新活力
时间:2017年05月24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旅游+”加出全域发展新活力


“旅游产业的延伸、拓展是没有边界的,只要有市场空间,就会跨界和融合。”日前,在河北旅游投资论坛上一位专家提出了上述观点。


正如这位专家所言,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日渐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门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出台配套政策,为产业融合牵线搭桥,为“旅游+”铺平了道路。


产业融合亮点纷呈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中提到,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旅游+”正以强大活力与其他产业磨合、融合、组合,不断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


近年来,“旅游+”所衍生的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可谓亮点纷呈。


近日,由中央新影集团拍摄的纪录片《新三峡》即将完成创作。据悉,该纪录片的运作从头至尾都与三峡旅游紧密结合,拍摄过程筛选出“新三峡”最具价值的景点,宣传推广也将与三峡旅游统筹推进。不仅如此,一座崭新的“电影公社”也将落户三峡。


《新三峡》总导演杨书华说,当前,文旅融合有很多成功案例,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杭州宋城景区的《宋城千古情》、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的《文成公主》等,以旅游为基础,进行放大、延伸、融合,“旅游+”有无限可能。


探路者作为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很早就预见到了“旅游+”的广阔前景,并布局了旅行板块。目前,探路者旗下主要控股公司包括易游天下、绿野网、美景假期、美景联动,参股公司包括亚洲旅行、行之探索,可谓颇具规模。探路者旅游事业群总裁甄浩说,探路者开发了很多目的地的体验式旅行产品,如滑雪、骑行、自驾等,要让探路者装备用户成为旅行产品的购买者,探路者1000多个线下门店就是很好的流量入口。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提出,“旅游+”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旅游是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小旅游”基础上的,但如今我国正进入“大旅游”时代,旅游形态日益多样,以“小旅游”的空间形态、产业规模、产业形态去满足“大旅游”需求,显然力不从心。“旅游+”的提出适应了“大旅游”时代需求,可以推动“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


张辉还提出,“旅游+”同时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按发达国家出游率计算,未来我国国内游客量可达100亿人次,旅游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商机,这在客观上要求通过“旅游+”来提高旅游业的辐射力。“随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旅游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思路,工业化、旅游化并进,可能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而旅游化的实现就需要通过‘旅游+’来整合相关产业。”


理顺体制给足政策


党的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门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角度出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为“旅游+”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推进“旅游+”利好不断。2月27日,住建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3月1日,交通部、国家旅游局等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完善旅游交通网络设施,创新旅游交通产品。3月28日,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2016年,推动“旅游+”的政策文件频繁出台,如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游局、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等。


张辉说,“旅游+”需要处理好部门管理问题。部门管理界限分明而产业界限日趋模糊,如房车上路收费问题、小车拖挂问题、一体化房车驾照问题都需要部门协调。推动“旅游+”,也要做好制度调整,如传统景区等旅游空间都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而在“旅游+”背景下的旅游空间,如房车营地、旅游小镇、风景道、旅游街区等就不一定有完全的法律地位,那么在旅游用地、多规合一等方面就存在一些困难。只有破解了这些制度难题,才能推动“旅游+”深入开展。


政企合力推动融合


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企业努力推动“旅游+”,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2017年,福建充分发挥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实施“旅游+”跨界融合计划,提出建设5个休闲集镇和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一批观光工厂,打造5家以上康养旅游休闲基地和体育旅游休闲基地。


广西今年全面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深挖“旅游+”功能,加强与农业、林业、海洋、体育等部门深度融合。


湖南则积极实施大企业、大资本、大项目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创建一批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研学旅游、低空飞行旅游、中医药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示范基地。


“‘旅游+’的核心问题是产业融合,从而产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三者兼备,‘旅游+’才能持久。”张辉说,要强调创新和企业主体作用,只有这两股力量共同发力,才能推动“旅游+”向纵深发展。


在杨书华看来,推进“旅游+”,还要回归旅游的本质。“从长远来看,旅游的本质才是‘根’,最终还是本质的东西吸引消费者,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甄浩更关注把传统旅游线路和户外线路结合。他说,要以用户为中心,整合酒店、交通等资源,加上一些个性化内容;其次,用数据分析产品价值,在重点目的地做差异化产品;最后,提供协同和增值服务,如装备服务等。


政府企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旅游+”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创新动力。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提出,下一步将继续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助推振兴实体经济。


(作者:李志刚  编辑:gxgl)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