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深化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17年12月26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振发兴举、增强活力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农村繁荣,增加农业活力,实现农民富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一个不能少”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乡村旅游以其特有的产业特征和功能,肩负着新的使命。发展乡村旅游,深化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旅游扶贫正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表现出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发展乡村旅游,深化旅游扶贫既有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又有力促进城乡互动交流,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则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农村繁荣、农民富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旅游扶贫,本质上是产业扶贫。应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繁荣,让贫困人口受益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进而脱贫致富。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确定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让农民普遍受益。

  旅游扶贫,重要的是精准扶贫。要“精准”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和人口,引导、组织、扶持他们直接进入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经营和服务,使他们成为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的受益者。从各地的实践看,关键是要开辟更多而更加有效的途径。一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创业扶贫。引导和扶持农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利用自家的房屋、土地、生活等资源,开办农家乐、家庭农场、休闲农庄和经营乡村民宿客栈等,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服务,以直接的经营性收入促进增收脱贫。二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就业扶贫。利用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增加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转换身份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和服务者,拥有“幸福的职业”,实现收入的增加。三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造血”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旅游商品产业,并利用乡村旅游创造的市场,组织农民销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手作工艺品等,实现从“深在闺中无人识”到“登堂旅游大市场”的蜕变。四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创收扶贫。组织农民加入乡村旅游合作社,并通过土地流转、房屋出租等途径,获取股份和租金,提增贫困农民家庭的收入。

  旅游扶贫,关键在于加大“扶”的力度,要在“政策落地”上加大“扶”的力度。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为发展乡村旅游、实施脱贫攻坚出台了许多促进和扶持政策,但还需要加大落实的力度,解决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到宏观上政策导向、微观上政策落地,释放政策红利,为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扶”的力度。在旅游资源较好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迫切需要引导农民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需要一批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和“领头雁”;需要一支懂旅游、善帮扶、会经营、能服务的旅游扶贫工作队伍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在组织培训、示范引路、发挥领头人作用、“对口帮扶结对子”等方面加大力度。“扶贫先扶心,扶贫先扶人”,进而激发旅游扶贫的内生动力。要在机制创新上加大“扶”的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扶贫机制;以各类乡村旅游合作社为平台,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土地流转、资产重组、租赁经营和PPT模式等途径,把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吸引进来,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新的主体;进而增强旅游扶贫的市场活力。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扶”的力度。统筹整合乡村旅游发展资金,重点加强乡村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和深化精准扶贫创造更好的环境。要在市场导向上加大“扶”的力度。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一方面乡村旅游产品要适销对路,提供有效供给,创造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吸引和组织更多的人到乡村休闲度假。运用电商平台,拓宽乡村旅游和土特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而拉动和增加乡村旅游消费,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脱贫。

  发展乡村旅游,深化旅游扶贫,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变革中实现身份和职业的“华丽转身”,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成为“新型的农民”,在脱贫攻坚中担当主角,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不仅要建设好一支旅游扶贫的工作队伍,更要引导、组织和支持社会资本、产业主体、旅游集团和“城归一族”“返乡一族”、乡村创客等投身乡村旅游发展,参与旅游扶贫的攻坚战,共创共建乡村幸福产业,共建共享乡村美好生活。

(作者:王洁平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