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2016~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时间:2018年05月03日信息来源: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一、2016年与2017年上半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出境旅游市场总量与消费增长都呈现出增长态势

  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22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与5.07%。2017年1~6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 6203 万人次,同比增长 5.1%。内外部环境的优化推动了出境旅游的发展。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为多年来最低。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跨国交通也在不断完善。《2016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定期国际航线共有739 条,比2015年增设79条,覆盖到56个国家145个城市。为了更好迎接中国游客,多个国家对中国游客实施了免签、落地签以及签证费减免等便利化措施,截至2017年1月,持中国普通护照可以有条件免签或落地签前往的国家和地区已达61个,相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继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和以色列之后,澳大利亚正式加入对华“十年签证”队伍。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多边旅游合作机制,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旅游部门会议、首届中国—南亚旅游部长会议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旅游部长圆桌会议等活动,为深化旅游“一带一路”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目的地结构显示中国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

  2016年中国游客前10位目的地为香港、澳门、泰国、韩国、日本、越南、台湾、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主要目的地仍多为周边国家与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出国游的比例提升显著,2016年占到出境游总数的31.24%,与2015年的26.72%相比,提升了将近5个百分点。

  (三)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成熟使需要逐渐多元化

  2016年全国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以跟团旅游为主,在1.2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占比达40%。出境自由行规模超过7000万人次,占六成。从目的地消费行为上看,中国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在实现从“买买买”到“游游游”的理性转变。对出境旅游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目的上,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时注重景点/旅游地的吸引力;出境游客大都是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结伴而行。在出境旅游时,我国游客依然偏好跟团游,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和地区的游客。但总体而言,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即使是跟团游,选择半自助游、私家团也成为趋势,说明中国游客不再满足于固定的路线与行程,对于弹性时间的要求正在增加。调研数据表明,旅游消费水平上,中高端群体占据主流,花费在5000~20000元之间的游客约占75%,游客青睐于选择中等价位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出境游花费的主要项目为购物、参团费用、餐饮和景点门票等,虽然购物仍然为花费最高的项目,但购物比重的收缩,反映出消费行为从“买买买”到“游游游”的理性转变。携程旅行网的数据表明,与其财富、体力相匹配,70、80后依然是出境游的中坚力量。但越来越多的90、00后,以及时间最充裕的银发族加入出境游的队伍。

  (四)中西部地区与“新一线”城市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上升

  除了签证便利度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客源地的国民收入水平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出游意愿与出游形式,研究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出境人次数的相关度最高。虽然各省(区、市)出游力从东到西仍然表现为“6:2:1”的递减形态,但西部地区爆发出强大的旅游消费潜力,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份旅游消费增长速度较快。长期以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一直作为我国四大出境口岸,但近年来,随着国际航班、签证中心的新增,“新一线”城市出境游客的增长速度较快,不仅在线出境游客人数增长最高超过100%(携程旅行网数据),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已经比肩一线城市。2016 年排名前 20 位的出境旅游出发城市中包括了16个出境游“新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天津、武汉、重庆、厦门、西安、长沙、昆明、青岛、沈阳、宁波、郑州、南宁、大连。这部分城市每年的出境旅游都达到100 万~200万人次。而出境旅游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分别为珠海、南宁、合肥、郑州、长春、昆明、深圳、青岛、重庆、西安。

  (五)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量快速增长推动了民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

  空中、地面与海上走廊的共同建设,使“一带一路”成为沿线普通民众相互往来的纽带。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中国就为沿线国家与地区贡献了5000万余人次的出境过夜游客。3年累计规模接近1.5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推动了民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旅游作为民众自发交流的重要形式,不会展现政治倾向与国家意志,其平等自信、不卑不亢的合作姿态,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接受。可以说,旅游在推进与沿线国家、地区民心相通中,发挥了基础性和“润物无声”的作用,既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信任,也为文化软实力的对接提供了多方位渠道。

  (六)出境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的步伐

  在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出境旅游发挥了推动旅游产业合作从市场互换向要素流动持续深化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早在2007年就完成了《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将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列入十大国家精品旅游带,并将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作为旅游外交的核心工作。我国先后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匈牙利等沿线多个国家与地区签署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中东欧地区设立首个海外旅游办事处,构建包括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在内的常态化合作平台等系列工作都为沿线旅游产业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合作申遗成功,中免集团将免税业务拓展到柬埔寨,携程旅行网收购印度最大在线旅游运营商Make My Trip,众信国旅入股地中海俱乐部,都表明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布局正在紧跟中国游客的脚步,并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投资模式多样、投资区域扩大等特征。

  (七)出境旅游成为其他产业合作的市场支撑

  上亿的出境游客规模以及上千亿美元的出境旅游消费,推动了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内的产业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大规模的游客流动,迫切需要航空、公路、铁路、港口、通关等软硬件条件的优化作为支撑。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等设施的相继建设,既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中国出境游客的诉求。不断增长的游客规模、多样化的游客需求,一定程度推动了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建设中扮演积极角色。出境旅游的发展还有效地促进了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截至 2017年3月底,沿线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受理银联卡。国民跨境消费与跨境支付的发展推动了人民币在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旅游业所推动的服务贸易发展,也为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与实施奠定了人民币流动性、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需求基础。

  二、2017年下半年与2018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预测,2017年下半年中国出境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出境旅游人次数将达到6597万人次。

  (一)各目的地的重视将为中国出境旅游创造更好的政策与中文环境

  根据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旅行与旅游经济影响中国报告2017》,2016年全球旅游业对全球GDP的综合贡献占全球GDP总量的10.2%,创造就业占全球就业总量的10%。预计未来旅游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各国会在面临经济风险情况下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投入,通过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复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旅游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联合牛津经济研究院共同完成的《2017年旅游业经济影响力年报》提出,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将超越美国、英国和德国,成为长途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报告还指出,未来十年,6000 多万中国家庭的年收入将超过35000美元,出境游成为可负担的消费之选。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旅客平均每次出境游的开销将增长近 75%,其中超过85%的旅游会选择全球各大主要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各国和地区针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包括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地面和港口)、改善中文环境、降低签证门槛、加强领事保护等。2017 年新增了塞尔维亚、阿联酋、摩洛哥、厄瓜多尔等国家对我国实行免签政策。这些国家的签证政策提升了我国出境游游客出行便捷度,有效扩大了旅游市场供给。航空方面,截至2016年底,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比2015 年底增加2个(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持续向好将为出境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石

  2017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2017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上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将平稳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6.5%左右。预计2017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7%,第二产业为6.0%,第三产业为7.5%。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速的拉动分别为4.5、2.4和-0.4个百分点。消费对于GDP增速的拉动最为突出。2017年6月21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2018年的增长速度有可能回升到6.9%。

  出境旅游的政策环境也在持续改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此外,国家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旅游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2017年将要开展的中国—欧盟等旅游年,将会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旅游合作体制机制的常态化以及市场认知程度的扩大。国家旅游局持续推进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必然会促进边境旅游合作的深入。虽然国际经济仍存在一定风险,但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我国持续改善的内部环境都为我国出境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的预测,2017年中国出境市场将保持增长势头,预计出境旅游人次数将达到1.27亿人次,同比增长4.0%。

  (三)出境旅游需求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

  旅游人群方面,“有钱有闲”的年长一族出游比重依然处于增长中,这与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联,也与中国在养老保障方面的提升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老龄人消费水平上,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旅游内容方面,骑行、探险、运动休闲等旅游产品将继续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商务、休闲、度假等会持续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同时,海岛游、亲子旅游、研学旅行、文化旅游等产品将引起家庭旅游者的进一步关注。

  (四)出境旅游供给在新技术与商业模式促进下将进一步优化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消费新力量的出现,以及日趋利好的政策环境,正加速分享经济在旅游全行业链条中的渗透,包括“吃、住、行、游、购、 娱”在内的各旅游要素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旅游供给正在发生快速的改变与优化。例如住宿方面,Airbnb等平台向游客提供更为多元、个性的住宿选择,出行方面, Uber 等平台不仅合理利用闲置资源,还为游客深入目的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提供接口。无现金支付场景正在延伸到境外,将使旅游消费更加便利。近两年,支付宝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接入了多家线下商户,同时与慕尼黑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等全球十大机场达成合作,为中国游客提供无现金支付。另外,银联于2017年6 月在香港和新加坡推出云闪付二维码支付业务后,计划在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中国游客到访之处陆续推出云闪付二维码支付。

  (五)仍需要关注中国外汇管理新规对于出境市场的可能影响

  2017年中国外汇管理规定的变化,对于出境游客而言,个人购汇与跨境交易的额度与便利程度没有变化,但时间与机会成本增加。从目前每年5万美元的便利性额度来看,完全能够满足普通游客出境旅游的现实需要。便利化额度之外的经常项目购汇,凭有交易金额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存在任何障碍。游客既可以在便利化额度内按需购汇,也可以在境外使用银行卡消费,用汇不受影响。但相关规定加强了对购汇用途的监管。游客在购汇时,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完整、真实的信息申报。相较而言,2017年1月1日之后的《个人购汇申请书》对个人购汇用途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分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非投资类保险、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共九大项。其中,因私旅游大项包含了“预计境外停留期限,目的地国家、地区”两个子项。如用汇时实际用途与填写的申请不一致,需要到办理购汇业务的银行重新填写。

(作者:蒋依依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