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时间:2018年08月02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客源国概况》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最早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基于当时入境游先行的行业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而设立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客源国概况》课程体系的设置在我国以入境游为重点的旅游发展初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旅游全球化和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其局限性逐步显现。

  为此,笔者建议对《客源国概况》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教学改革进行尝试,将《客源国概况》这一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更名为《国际旅游》,增加出境旅游知识环节、境外旅游操作等内容,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这不仅有助于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同时也符合我国出境旅游的客观需要。

  一、课程设置的行业背景

  1978年,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进入全新发展时期,急需一批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熟悉接待来华游客等相关业务的旅游专业人才。《客源国概况》也就成了旅游管理专业最早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设置符合当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入境旅游的从业人员,因此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客源国概况》都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自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旅游格局的变化和中国旅游业的崛起,全球旅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1.全球化趋势推动国际旅游快速发展

  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全球化密切相关。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和出入境便捷程度的增加,人员跨国流动的频率和范围日益增大。在大规模跨国流动的推动下,国际旅游的规模也顺势扩大。

  2.全球旅游业呈现新格局

  目前,国际旅游客流逐渐趋向分散化发展,欧美和亚太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两大引擎。

  全球旅游业的合作与竞争进一步加强。各国纷纷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吸引境外游客,使其成为增强本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争相推出各种针对游客、国际航班、旅行社等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国际旅游业竞争全面展开。另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的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也开始开展广泛的国际旅游合作,新的旅游合作模式、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至今,我国就一直占据世界第一大客源国的位置。

  此外,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也逐渐增强。2015年,锦江集团并购欧洲最大的经济型酒店集团,海航、复星、港中旅、众信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多起投资并购活动,携程、途牛等在线旅游企业也加快了在全球旅游地的布局。

  二、现有教材内容体系问题分析

  目前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客源国概况》为最重要的介绍全球旅游综合信息的课程。但就目前的国际旅游和我国旅游发展形势而言,该课程与现阶段旅游发展实情存在一定的脱节,其不足逐渐显露。

  1.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从目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各个版本的《客源国概况》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及发展前景,为总论;第二部分则按照各大洲进行区域划分,选取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课程大都以介绍中国客源国的综合信息为主,以地接的讲解和服务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目标。

  而随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板块的崛起,市场需要大量熟悉境外目的地情况的专业人才,但现有课程内容却没有对此需求设置相关的知识体系。另外,针对目前全球国际旅游一些行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现有教材课程体系也鲜有涉及,例如:境外市场对中国游客的促销宣传、中国旅游企业出境游产品问题分析、国际出境旅游的竞争比较研究,等等。

  2.课程结构存在缺陷

  同时,现有课程知识体系以入境接待为主,课程结构单一导致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弊端,对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新格局等知识点存在盲区。课程较少甚至没有涉及出境旅游所必须掌握的境外旅游产品设计、线路安排、领队业务、海关、国外的法律法规等知识,致使学生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出现缺环,而且从长远来看,甚至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论水平的提升以及毕业后的就业与发展。

  为了解决《客源国概况》课程存在的缺陷,弥补其知识体系的不足,不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客源国概况》基础上新开设了《领队业务》《目的地国家(地区)知识》等课程,以满足出境游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但新开设的课程和原有的《客源国概况》《旅游资源学》《导游业务》等课程在内容上存在较多重复,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时负担,而且课堂的学习效果也受到较大影响,学生对多次重复的一个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厌烦、逆反和忽略的消极心理。而就现有的《客源国概况》本身而言,部分内容也和原有《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等课程存在重复的问题。

  3.课程理念上落后于旅游发展的新形势

  我国旅游企业已经走出国门,面对的市场也不仅仅是中国这个单一目的地了。比如复兴股份收购了欧洲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携程等旅游机构的海外布局,他们需要大量掌握国际旅游知识的专业人才,他们面对的客人不再是以中国为坐标原点的入境和出境游。可以预想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内有很多旅游人才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从事旅游工作,将来中国的旅游企业在巴黎为来自美国的游客提供服务将成为常态,故其所需要的是具有国际眼光和专业素质的旅游人才,不再仅仅是熟悉中国入境接待的员工。而且随着公海邮轮、南极、北极等境外旅游产品的热销,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概念,其内涵也早已超越了“中国客源国”所涵盖的框架体系。

  三、对策及建议

  1.宏观上以国际化视野构建课程体系

  要树立全球化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旅游专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将处于全球行业发展前沿的科研、教学、产业信息传递给学生。

  就《客源国概况》课程本身而言,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改变固有思维,树立全球化意识,站在全新的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世界和中国目前的旅游发展态势。同时,课程内容上不应局限于我国主要客源国的知识体系,应根据全球旅游发展的格局构建教材框架,加强对国际旅游的整体格局、发展历程、产品开发以及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理论介绍。促进教学和行业发展同步,将中国入境游置于全球旅游发展的总框架下设置课程体系,拓宽视野,实现观念的更新。

  2.课程结构合理化,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合理化调整和创新,组织力量对教材内容进行审核和修改。要从我国旅游市场的新形势出发,教材结构上从我国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和我国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国两个方向组织教材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出境游,以及公海邮轮游、南极北极游等知识。对于与现阶段旅游发展实际脱节的内容,应加以删改,再补充新的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3.合并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优化课程体系,笔者建议将《客源国概况》改为《国际旅游》,将《领队业务》《目的地国家(地区)知识》中的部分内容合并进来,在原有的《客源国概况》课程内容上增加领队业务知识、海关知识以及境外目的地法律法规等知识,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以便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国际旅游相关理论和前沿信息。同时减少原教材中相互重复的内容,从而使得高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新、更具有指导性和系统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邓文王浩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