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加强非遗研学游中的研究性学习
时间:2018年08月14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政府与社会各界都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各学校举办非遗项目图片展,邀请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展演和知识讲座,将非遗技艺知识传授纳入校本课程,逐渐实现非遗教育常态化。非遗+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成效喜人。

  然而“非遗进校园”是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走进学校,依托学校固有场地进行活动,存在无法深入感受非遗项目所依托的文化生态环境、活动场地不够专业等缺憾。非遗研学游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非遗生存的原生环境,真实感受、体验、学习非遗。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非遗研学游是非遗进校园的有益补充。它可以让学生接触更真实的非遗生态环境、更丰富的实物资料和更专业的活动场地,从而对非遗有更深刻、直观、全面、系统的认识。这对于促进非遗的传播和传承工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都有极大的作用。

  而于旅游业而言,非遗研学游有效丰富了旅游的产品内容,挖掘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是旅游业增强发展动能、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非遗研学游中的研究性学习值得关注

  目前,我国最常见的非遗研学游往往依托非遗项目的传承展示基地或某个景区进行,由旅游、文化机构具体承办,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内容主要是了解非遗项目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观摩并亲身学习、体验非遗项目生产过程,时间短则一天,长则四五日。

  研学游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研、学、游三要素都不能缺少。非遗研学游也应遵从研学游的基本要求。既不能只学不游,也不能因游废学。非遗研学游中的“学”是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研带学,因学促研。

  研学游的核心是课程设计。好的非遗研学游项目不应只是简单带着学生参观、体验非遗项目,而应在课程设计中设定好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对非遗项目有真切、深入的体认。简言之,非遗研学游项目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等多个器官,使其在接受非遗相关知识时也要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究。

  当前国内涌现的非遗研学游项目多呈现以游为主,学次之,研更次之的倾向。许多非遗研学游项目中非遗项目的体验课程大多仅有一两个小时。如此短的时间里也只能让学生捏个面人、做个泥塑、印张年画、剪张窗花、扎染条围巾。简单的动手实践,实际上很难真正让学生领会非遗精髓,领悟非遗的创造性价值。这也导致目前非遗研学游传承、传播非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国非遗研学游亟须进一步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进入量质并举的发展阶段。

  二、非遗研学游深度开发要充分挖掘利用好非遗资源

  当前,资本、人力、物力纷至沓来,我国研学游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热闹的背后也不乏发展的短板。课程开发、营地建设、导师培养,都已成为制约研学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研学游,非遗研学游依托于规模庞大的非遗宝库,可资利用的公共资源极为丰富,其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都令人看好。

  非遗项目可以为非遗研学游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便于开发出高质量、口碑好的研学课程。众所周知,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巨大、品类众多、形态多样、内涵丰富。围绕非遗进行课程设计,内容上既可以将多个非遗项目组合形成综合研学游,也可以针对某一品类或某个项目形成专题研学游;既可以有参观、体验,还可以将合作、竞赛、讨论等要素融入,形成十分灵活的活动形式。丰富的非遗资源不仅给研学游课题设计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宝库,还给其以广阔的操作空间。

  非遗硬件设施可以为非遗研学游提供活动场地,以有效解决研学基地建设不足的问题。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建立了大量公益性的非遗展厅、博物馆、传习所等场馆,用于保存非遗资料、展示非遗形态与成就、开展相关非遗传承活动等。显然,这些非遗场馆是研学过程中学生参观、感受、体验非遗的绝佳场所。研学游秉持公益性原则,收费不能很高。利用好各种公益性的非遗场馆和设施也是降低研学游费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非遗工作者可以成为非遗研学游的活动导师,以有效解决研学游中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不足的问题。非遗工作者既包括非遗传承人,也包括从事非遗保护与研究的专业人员,大都承担着传承、传播非遗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熟悉非遗项目的历史、内涵、价值与精髓,也能进行相关实践操作。由他们担任非遗研学游导师,既可以体现他们传播非遗的文化担当,又能更加精准地向学生讲解非遗相关知识,熟练完成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更重要的是非遗工作者可以向学生讲述他们与非遗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非遗事业的热爱,进而体会非遗与生活、人生的水乳交融。

  三、非遗研学游发展尚需政策进一步支持

  非遗研学游大有可为,但真正实现有效利用非遗资源却也并非一蹴而就。如许多非遗资源、场所与人员隶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不能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他们如果与从事经营性创收的研学机构合作,还面临一些政策方面的壁垒。又如常态化地为研学游提供课程资源、场地和人员支持,非遗机构和相关人员会陡增许多工作量。因此,尽管研学游对于非遗传承、传播都不无益处,目前公益性的非遗机构和人员参与非遗研学游的积极性并不太高。

  近年来,教育、旅游、文化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多个文件,规定学校需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极大地推动了研学游的快速发展。非遗研学游是非遗、教育与旅游融合创新的实践,需文化、教育、旅游等多部门的统一协作,也需政府、社会的多方合力。从有效调动非遗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非遗研学游的积极性着眼,笔者认为尚需政府从政策上给予进一步的鼓励和支持。政府尤其是文化部门有必要以文件的方式鼓励非遗机构和专业人员积极参与非遗研学游;鼓励非遗机构主导开发非遗研学课程;鼓励非遗场所拓展研学基地的新功能;打破非遗机构同社会研学机构合作的政策壁垒,建立多方协作统筹机制。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作者:赵艳喜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