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五大路径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时间:2019年12月12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国家文化公园进入了分阶段、分重点建设的新时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并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并弘扬革命文化,传播并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持久广远影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方案》系统回答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原则、目标和方向,也通过具体的安排、任务和举措等,明确了国家文化公园未来建设的五大重要路径。

  一是法律保障。《方案》提出要修订完善《长城保护条例》,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长征文物保护条例等,以此完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法律体系,保证建设能够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将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理念入法入规,是国家文化公园科学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文化公园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二是规划引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公共文化、传播并弘扬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宏观规划的引领下才能更好协调各方关系、推进国家文化公园的科学、健康建设和运营管理。《意见》提出,要编制建设保护规划,并通过分—总—分的形式实现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统筹推进。即由各省分别编制本省范围内的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再由中央统筹整合规划,最后由各地按照统筹后的规划落地执行,通过这种形式,将国家层面的战略统筹与各省层面的落地实施有效结合,保证规划既有高站位,又符合各地发展实际,同时兼顾区域间的合作和协同,能够更有效地指引国家文化公园的未来发展。

  三是分级管理和分区管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均属于线性文化遗产,长城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均跨越15个省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跨越8个省份,三个国家文化公园共涉及全国28个省市区的不同区域,空间跨度大,既需要区域之间的协同推进,同时,作为国家文化公园还需要清晰界定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机制。《方案》提出了分级管理的建设思路,构建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制。中央成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通过中央财政给予建设补助,各相关省设立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区,整合和统筹协调本省内的资源,并通过地方财政进一步补充完善本省建设资金。由此形成中央负责宏观统筹、资金补助和监督推进,地方承担内部协调、具体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分工体系。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要保护传承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和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也要通过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合理利用资源。《方案》根据资源布局、禀赋、环境和配套等,提出了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等四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主体功能区,对保护、传承、利用的资源进行分区管理,通过严格保护、活化利用等不同的分级措施保证资源保护与传承利用的有机统一。

  四是融合发展。《方案》提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突出活化传承和合理利用,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开放共享。无论是建设文旅融合区还是推进文旅融合工程,文旅融合都是国家文化公园活化利用资源的重要路径。在不影响重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策划、设计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类产品和线路,开发文化创意型商品,创新文化演出类项目,通过文旅融合的新成果,深入、多维传播、传承、活化文化遗产,让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借助新科技手段,加强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以及数字化再现,借助AR、VR、AI技术增强参观者对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深度了解、感知和体验,进一步提高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五是基础配套。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及28个省区市,遗产所在地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等条件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文化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国家文化公园的可进入性和整体服务品质,为民众提供更优的文化体验。正如《方案》所提到的,要改善道路、游客集散、导览、旅游厕所等公共设施,安全、消防、医疗、救援等应急设施,科研、会展等公益设施,宾馆、文化消费等商业设施,打造形象标志,通过完善提升国家文化公园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国家文化公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升国家文化公园的国民影响力。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国的文化创新工程,需要充分解放思想,科学保护和传承利用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区域协同效应,塑造独特文化形象,逐步构建起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全新体系。

(作者:吴丽云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