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补齐“短板” 为旅游扶贫培育新动能
时间:2019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会议提出,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关键要看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能否最终脱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农民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的成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

  长期以来,发展乡村旅游一直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旅游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通过资金帮扶、规划帮扶、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以及教育培训、旅游消费等各种手段,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形成了多种乡村旅游主导型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模式,为国家扶贫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继续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深挖资源潜力,创新发展模式,释放消费拉动力,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更新资源观念,深挖资源潜力,推动乡村旅游向深度、广度发展。全域旅游是以全域资源观为基础的创新发展理念和新型发展模式,要把各种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纳入旅游资源范畴并发挥其旅游价值,让更多非传统型旅游资源发挥应有作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自然风光、田园风景、民俗风情等资源类型丰富,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山区、边区,往往保存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文化,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和创新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业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旅游企业、社会公众等,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梳理思路,从全域资源观视角,深度挖掘贫困地区资源潜力,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推向深入、扩展广度。

  进一步开放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脱贫攻坚开辟新的有效路径。多年以来,各地通过资金帮扶、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手段进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旅游业是一个以创新取胜的行业,创新永远是旅游发展的成功之道。当前,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业态组织创新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技术支撑,抖音、网红、时间轴营销等新的市场手段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了成功,但由于成本、人才等原因,这些手段在乡村地区和乡村旅游领域还应用较少,这一方面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同时也成为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的潜在机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对标补齐短板,通过新技术下乡和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形成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通过创新开发打造新的旅游产品、开创新的旅游服务模式、开辟新的旅游发展路径,打造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新动能。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释放更大的旅游消费潜力,拉动乡村旅游规模化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消费拉动增长的阶段,旅游业更是一个市场引领发展的行业。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已经超过每年50亿人次的规模,人均年出游4次以上。旅游消费具有流动性特征,游客的流向可以通过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的营销和组织等进行有效引导,形成集聚和规模化的市场流向。因此,旅游消费扶贫是旅游扶贫的一种有效模式,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从供给侧和消费侧角度,大力推进旅游消费扶贫向社会化、规模化、精准化发展,有效地组织旅游消费市场的东西向流动、城乡流动,用市场化手段帮扶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走向致富。

(作者:王德刚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