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让红色旅游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评《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0年02月26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色旅游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市场的热烈追捧。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业态日益丰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持续显现。红色旅游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了全面提升红色旅游讲解员能力素质,进一步规范队伍整体建设,2018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江西等5个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试点单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精心组织,由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龚志强担任主编,与中国旅游出版社合作于2019年出版了首套5本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训教材。这套教材不仅适用于培训,而且可以作为高校旅游专业教材,一经问世便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在这套教材中,《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分册尤为引人注目,是学习了解我国红色旅游政策、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理想读本。该书具体包括红色旅游概述、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动力、红色旅游的功能与价值、红色旅游的资源开发与发展模式、红色旅游的目标市场与营销推广、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红色旅游发展的江西探索七部分内容。在系统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和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书对我国红色旅游政策、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全面回顾。针对红色旅游的概念、内涵、性质、特点、发展原因与动力、功能与价值等重要内容,书中既有横向的共时性比较分析,又有纵向的历时性探究,使读者可以清晰了解到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脉络。同时,该书对各地在红色旅游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模式、特色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提炼总结,生动展现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作为、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红色旅游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工作。该书对红色旅游营销推广、国际化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专门阐述,则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人们对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认识。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为一本教材,《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并非仅局限于对政策文件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汇总整理,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比较论证,形成了一系列较具研究深度的结论。编者在红色旅游主要发展阶段的划分、红色旅游发展的原因及动力分析、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和红色旅游未来发展趋势等章节中形成的观点和结论,均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性视角和对红色旅游研究的整体把握能力,有助于拓宽红色旅游研究视野,在用于教学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开展红色旅游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众所周知,红色旅游是我国首创的主题式旅游产品,其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在我国旅游市场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为适应新形势,国家红色旅游政策一直处于动态优化调整过程中,学术领域的探讨和争鸣也从未停止。因此,对我国红色旅游政策和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整理,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弥补不足是进一步阐发红色旅游新内涵,深化认识红色旅游新特征,准确把握红色旅游发展新趋势的必要之举。从这个意义来说,《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对20多年来我国红色旅游政策、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回顾。与红色旅游如火如荼发展不相适应的是,红色旅游课程此前并未进入高校旅游专业培养方案或通识课程体系,可谓一大缺憾。教材建设滞后或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这本教材的出版将为红色旅游进入高校课堂带来重要契机。

  红色旅游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毋庸置疑,在高校开设红色旅游课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理论课堂。当红色旅游理论课堂与实践活动形成紧密互动,同向同行,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必将显著呈现。因此,红色旅游课程既可以作为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可以作为非旅游专业学生的选修通识课程。

  令人欣慰的是,南昌大学旅游学院依托《红色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教材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一方面,学院开设《红色旅游》课程,并将其纳入旅游管理类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学院组织精干师资力量建设精品在线通识课程,与智慧树在线教育网站合作推出《红色旅游》课程,供校内外非旅游专业学生选修。红色旅游教材建设与线下、线上课程的同步开设,使红色旅游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将为红色旅游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贡献力量,同时也将成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之举。

  (作者:南昌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殷剑)

(作者:殷剑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