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与“+互联网”
时间:2015年07月02日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局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热点话题。根据百度百科描述,“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对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行业的视角,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整合传统行业资源,创立全新的商业模式,寻求传统行业无法实现的商机,既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传统行业的发展。由于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发展之初无法预料未来,政府也不知如何监管,因此在相对宽松、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迅速发展。尽管大多数的互联网创业都以失败告终,但在此基础上,仍有不少互联网企业获得成功,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携程等,在不同领域迅速建立了全国性的在线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经营生态。
  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联姻”,主要就是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与渠道优势,营销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这种“联姻”,要么是被“互联网+”,要么是“+互联网”。前者如零售业,我国传统零售业分散、弱小、低效,真正形成全国性零售网络的企业极少,面对互联网零售平台的冲击,绝大多数传统商家只能选择加入,而无能力有效建立自己的在线零售平台,目前,全国最大的10家线上零售商中,拥有实体店的只有苏宁一家。后者如金融业,互联网行业虽然也建立了金融在线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金融服务选择,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一定冲击,但由于各大金融机构早已形成全国性的实体网络,有能力且有效地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平台,互联网金融无法取代金融实体店的功能,也无法取代各家银行的在线服务功能。
  可见,是主动地“+互联网”,还是被动地“互联网+”,取决于传统行业自身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是否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多数传统行业都如零售业般的弱小散,被“互联网+”既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加入互联网平台,传统行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线上竞争依然激烈。要想让买家“看见”,就得不断竞价购买互联网平台不断上涨的广告或佣金。对许多传统商家来说,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最后都是为互联网平台提供商打工。
  各种互联网平台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竞争。面对尚不成熟、不够理性的消费市场,一方面,为争夺最多的“用户”,各个互联网平台“大打出手”,借助背后的风险投资,不断烧钱,低价甚至免费的恶性竞争,力图抢占并最后垄断市场。另一方面,凭借“用户”资源的优势,通过盈利最大化的商业模式,从加入平台的商家身上,获取更多的收益。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与盈利模式对传统行业造成极大的压力。近一段时间莆田系民营医院与百度的PK,就是因为承受不了不断上涨的广告费用,所采取的联合对抗。据报道,百度搜索或减少广告收入上百亿。
  显然,互联网平台的这种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在短期,可能逼使传统行业联合,提升与互联网平台的谈判能力;有实力的企业会建立自己的在线平台;还有可能促使传统行业建立为行业服务的联合在线平台,与互联网平台抗衡。从长远看,将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毕竟互联网改变的主要是商业形态,发挥的仍然只是平台、渠道与工具的作用,取代不了实体经济。通过打造独特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避免同质而恶性的竞争,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传统行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互联网+:未来永远依托互联网,甚至被绑架,极其被动,而+互联网化被动为主动,根据自身条件,适时出击,建立并打造自己的互联网王国。
(作者:郑维荣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