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用理性思维构建新型旅游智库
时间:2015年08月11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构建新型旅游智库是用智力和知识武装旅游工作、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对智力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实践的具体要求。从之前已经开展的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到刚刚推出的万名旅游英才计划,以及正在进行的国家旅游数据中心建设等做法来看,构建新型旅游智库的战略构想不但有了具体的落实行动,而且已经在旅游学术和旅游业界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已经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继续推进这一战略工程仍须立足于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逻辑。
  革故鼎新,构建新型旅游智库意味着“旧型”旅游智库的“不适应”。换句话说,现有旅游智库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差距。清楚地找到旅游智库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因,才是构建新型旅游智库的基础。
  众所周知,国内有限的旅游研究长期以来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系统,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或是纯粹的理论研究,或是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践问题。这些机构与通常认为的智库主要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的定位存在明显偏差,这些机构很难被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智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当今世界知名研究智库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创设于1910年,兰德公司创建于1948年。在这些世界知名智库的成长过程中,拥有一批又一批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独立思想和坚持客观事实的学术态度的学者是非常重要的,但一个稳定而具有成长性的舞台(这些舞台最初往往也是在中央或者政府,甚至众多第三方基金支持下实现的),使这些“舞者”能够按照“智库”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符合科学精神的自由发挥和演绎则更为关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加宽容、更加呵护、更加支持,这些条件都是新型智库构建与成长需要全社会给予的土壤,缺少了这些,智库发展很可能会陷入非理性的阶段,现代版的拔苗助长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因此,建设新型旅游智库既要看到任务的紧迫性,又必须认识到建设的长期性。当然,尽可能为决策者提供符合时代特征的战略参考则是旅游智库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构建新型旅游智库的重点在于对“库”中有“智”的成员遴选与培养。从兰德公司等世界知名智库的发展实践来看,无论是注重学科交叉,用“第三只眼”看研究对象的综合型智库,还是注重研究深度,用“过程参与”看研究对象的专业型智库,都必须聚集一批经受过严格学术训练、具有科学素养的研究人员。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但是大学应该秉持的操守,也应该成为智库建设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具备科学素养的研究人员才可能在尊重研究规范和社会伦理的前提下,立足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在系统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集体智慧提出战略性方案,尽可能将智库作用进行发挥。
  显然,在战略方案形成过程中,“库”作为集体制定正确结论的概率要远远大于个体行为,且由于是在集体智慧和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形成的方案,使方案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从而在程序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常识性错误或者“绍兴师爷式”的个体性抖机灵、拍脑袋、码数字等经验性行为或者明显有违学术道德和社会伦理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行为。
  当然,也不是说具备了科学素养、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一定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方案,但立足于集体智慧、保障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则确实是避免将研究客观地引向歧路或者故意引向歧路的关键。反推开来,对研究人员科学素养的重视自然是保证新型智库研究结论科学性,经得住时间、实践检验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新型旅游智库社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然,如何吸收和引进具有科学素养的研究人员参与新型旅游智库构建则是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马晓龙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