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大背景下,漳州市旅游部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主动作为,助推漳州旅游转型升级。
一、政策先行,成效显著
漳州市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举措、扶持政策及责任主体等,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旅游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旅游项目、景区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业国有企业改革上迈出重大步伐,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2232.64万人次,增长15%,增速名列全省第三,旅游总收入达239.58亿元,增长17.7%,旅游综合实力和旅游形象明显提升。
二、改革发力,企业转型
一是2015年漳州市组建了漳州旅游投资集团。该公司是在漳州市国资委的领导下,由漳龙集团、城投集团和九龙江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将整合漳州旅游资源,推动漳州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漳州最大的旅游龙头企业。二是推动国有景区改革发展。东山风动石景区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东山风动石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保护管理,引入第三方具体营运景区。南靖土楼景区与北京首旅集团合作,共同组建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开发管理土楼景区内旅游资源。东南花都景区整体从漳龙集团划入漳州旅游投资集团,实现旅游资源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三、项目支撑,活力迸发
漳浦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翡翠湾海西度假中心项目,总投资9亿元,2016年计划再投资7130万元,已经成为国家4A级景区和滨海旅游热点景区;漳浦引导台资企业天福观光茶园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天福茶博物院、天福石雕园景区,成为全省首家“闽台修学旅游体验基地”,并成功创建双4A级景区。常山开发区引入福建省新茂泰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常山天窗坪仙境山庄文化旅游观光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1亿元,是目前省重点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我省首家暗夜公园。东山引入中驰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东山中驰生态农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为省重点旅游项目,总投资3.4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重点建设山林养生度假区、梯田花海体验区、热带雨林风情区等。
四、文旅结合,创新创业
2016年5月,漳州市青年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虎见”福建文化旅游吉祥物项目发起人马祖海,被选举为第一届会长。
漳州文创企业“虎见”团队于2015年开始挖掘福建文化内涵,创新打造出一个属于福建这片土地的文化旅游符号,并逐渐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化。团队选择华南虎作为福建吉祥物的原型进行创作,突显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性格,以古代汉人让小孩戴虎头帽虎头鞋进行祈福辟邪的传统,设计出一个呆萌虎套娃的形象,并延伸开发了有福建文化特色的土地公虎见、歌仔戏虎见等系列虎见形象。
“虎见”文旅结合创业创新成功案例经验做法如下:
(一)挖掘内涵,研发产品。“虎见”团队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创新理念,研发出“虎见”吉祥物形象后,又众筹拍摄福建宣传片《虎见!福建!》,向市场推出一批创意理念新、文化内涵深、市场前景好、地域特色突出的特色旅游商品。
(二)网络营销,扩大影响。运用众筹手段,创意开发文创产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广受好评。《漳州文青筹百万<虎见!福建!>》新闻在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虎见!福建!》在网络播出点击率破千万,先后获得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海峡卫视、厦门卫视以及各地市电视台的专访报道,并荣获第十二届厦门元宵民俗文化节——中国腔调优秀文化微电影大赛优秀奖。
(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积极参与由政府组织的各类交流平台,展示产品,实现共赢。2016年1月,“虎见”吉祥物正式成为福建文化旅游吉祥物,并先后参加第十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论坛”等。开发制作的毛绒公仔、文化衫、马克杯、手绘旅游地图、旅游明信片等“虎见”第一期系列文创产品荣获了“第二届海峡两岸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创意类”铜奖、“2016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四)丰富产品,扩大外延。在“虎见”第一期系列文创产品获得广泛好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品外延,将制作代表福建九个地市的“虎见”形象和周边文创产品,有漳州虎见、福州虎见、厦门虎见、泉州虎见等,还打算通过DIY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虎见”形象的开发设计,并计划拍摄“虎见”系列动画片、《虎见!台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