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罗区旅游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成立新罗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新罗区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新罗区九龙江源慢生活规划建设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功能,抓住旅游业关联性强、牵涉面广的特点,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启动“833工程”,推进旅游业从一日游向过夜游、从观光游到观光与休闲度假游并重、从单个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三个转变”。实现把新罗区打造成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九龙江源慢生活圈”和“闽粤赣边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三个目标,促进旅游产业与8种文化形态融合发展。
1.与龙文化融合。结合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硿洞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提升景观,做足新罗区作为南方龙文化发祥地文化旅游的篇章。配合市里做好龙岩洞文化旅游公园项目建设。
2.与茶文化融合。在云顶茶园度假区游客中心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并开展游客自行采茶、炒茶体验活动,参观乌龙茶制作工艺流程。在江山山头片区开发斜背茶制作体验中心,开辟江山茶文化体验游线路,建设自驾游营地。
3.与体育健身养生养老文化融合。在紫金山体育公园、云顶茶园山地高尔夫球场、培斜村开展体育健身休闲游。在万安白沙片区打造“九龙江源慢生活圈”一期项目。将洋畲村建设集户外采摘、休闲度假、疗养康复等为一体的“海峡国际养生养老基地”。
4.与农耕文化融合。将岩山玉宝富有特色的景观进行整合规划,打造人文风貌区、河溪游玩区、原始森林区等9个旅游景区。在苏坂黄地规划建设百里“花果长廊”及人工湖湿地公园。在曹溪黄坑建设农耕体验观光园。在曹溪黄洋还原古村落建筑,打造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婚庆基地、漫漂体验、户外露营基地等。
5.与山水文化融合。将适中七彩蓝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打造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休闲观光园、迷宫百竹园、海峡文化交流博物馆等。将江山村美建设成都市生态度假旅游区,并与周边花漾江山度假区、石佛公景区、睡美人景区等形成环线旅游圈。在白沙捷步片区打造“一江两岸”慢生活基地。
6.与红色文化融合。整合东肖红色旅游资源和龙岩中心城市红色资源,并争取将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7.与宗教文化融合。以法眼宗中兴地天宫山、莲花山、天马山为宗教旅游发展核心,将石佛公景区与江山睡美人景区、石山园景区等连成一片,打造成集宗教朝圣、生态度假、特色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天宫山、莲台山的旅游公路,打造海印寺—天宫山—莲台山宗教养生文化游旅游休闲品牌。
8.与都市休闲文化融合。对中山路老街区进行概念性方案设计,树立“文化留人”概念,在中山路主街区以综合商贸、品牌街区、特色店等为主,附街区改造成美食街、特产街、酒吧街、文创街等。在原有恒亿文化产业园、龙岩洞遗址修复和保护工程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特色景观旅游商业廊桥文化项目”,塑造东部城区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名片。依托万宝广场、万阳城、世纪天成广场,在京华中心建设高星级酒店-佰翔酒店,满足高层次商旅客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