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浅析
时间:2016年10月09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既是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更是旅游相关人员看待旅游及旅游发展问题的新视野。全域旅游的核心是以游客需求为核心来配置和整合资源。在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人才的定义需要重新界定,旅游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也应有新的方法和路径。
  对旅游人才重新定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据此界定,石培华等学者认为旅游人才是指在旅游行业工作,具有一定旅游相关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对旅游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而在全域旅游视野下,上述对于旅游人才的界定对于行业和能力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人才的发展。
  第一,旅游人才所在的行业不限定于旅游行业。
  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人才并不一定是在旅游行业工作,而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中与旅游相关或融合的任何行业。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要求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人才相互流动,相互渗透。旅游人才不再局限于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代表的旅游业,而是分布于所有“旅游+”中所涉及的旅游及其他行业中。例如,“旅游+农业”,农业园的园主、农家乐的经营者等都需要有旅游相关知识及技能,了解游客需求,才能促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第二,旅游人才应有一定水平的通用知识及技能。
  以往对于旅游人才的界定中强调旅游人才具有“旅游相关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对旅游人才的通用知识和技能强调不够。
  人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分为通用的和专业的,通用知识及技能是可以跨越行业和职业的普适性能力,能够迁移至不同情境;而专业知识及技能与某一行业、职业或岗位紧密相关,难以迁移至其他行业、职业或岗位。在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时代,随着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融合深化,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思辨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通用知识及技能在旅游人才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中的重要性在提升。
  第三,旅游人才通过高水平劳动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做出贡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而石培华等学者对于旅游人才的界定并未强调旅游人才的创造性,这表明“进行创造性劳动”是否为旅游人才的必备条件值得商榷,用“高水平劳动”来界定旅游人才更为符合旅游业人才状况。
  高水平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基础,尤其是一些技艺型的劳动,在劳动技艺达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劳动,方能使产品和服务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而满足日益提升的顾客需求。
  创造性劳动的本质是其新奇独特性,对于某些岗位的旅游人才而言,创造性劳动不可或缺,但用创造性劳动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旅游人才并不合宜,例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旅游商品或旅游演艺,传承比创造更重要。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人才是在涉旅行业(包括旅游业及“旅游+”相关行业)工作,具有旅游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通用知识及技能,并对旅游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人才培养多元化
  目前旅游人才主要由专业性的旅游院校或设在综合性大学/学院里的旅游院系来培养,培养层次上由低向高分为中职、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本科以下(包括中职、高职高专)为本科以上(含本科)年招生数量的4倍左右。中职、高职高专教育注重旅游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本科教育则重理论,轻技能。目前旅游人才本科教育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旅游管理类五个专业,本科教育相对于中职、高职高专教育而言是厚基础、宽口径式培养,旅游管理类本科生易于在第三产业中的其他领域就业。
  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人才培养主体更为多元,培养形式和方法更为多样。旅游人才培养主体不应仅是专业性的旅游院校或旅游院系,而应拓展至其他学院、系部和专业。
  具体而言,“旅游+”所涉及的其他产业部门对应的学科可以开设涉旅专业或与旅游相关的选修课程,或者采取由旅游学院或旅游管理系与其他学院或系部联合培养涉旅人才的方式,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做好人才储备。
  在培养形式上,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证书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在培养方法方面,注重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通过慕课(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微课等形式,使学习者尤其是在职学习者在工作之余能够通过电脑及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利于旅游人才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实现岗位成才。
  职业发展的多种路径
  传统旅游人才发展的路径强调专才式发展,例如一个典型的酒店总经理的职业路径是“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总监→驻店经理→总经理”的专才式发展路径。在全域旅游视野下,传统的专才式发展路径应转变为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一个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应对旅游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对旅游信息化、旅游投融资以及旅游业新的技术趋势保持敏锐的嗅觉,这需要旅游人才有比较宽厚的知识基础,具备较强的通用性能力。旅游人才需要在旅游业内及“旅游+”相关行业的不同岗位上进行历练,在职业态度及观念上有一种无边界思维模式,愿意去旅游业内其他部门及“旅游+”相关行业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全域旅游为旅游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职业空间,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人才的职业发展可以突破从下至上的直线型,可以有双重路径型、水平型、螺旋型等多种职业生涯形态。双重路径型使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均能得到组织的认同以及合理的报酬,水平型和螺旋型职业生涯路径则增加了工作丰富性,旅游人才可以从旅游业的一个部门转移到旅游业内其他部门或“旅游+”相关部门的同级职位,经过跨部门或跨行业的历练之后得到提职的机会。总之,更为广阔的职业前景有助于解决困扰旅游业已久的人才流失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作者:罗东霞田彩云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