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旅游实践中,自下而上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意识到许多地方对于全域旅游的积极性,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从而使全域旅游上升为成为全国旅游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2016年2月1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一批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也由地方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一年来,全域旅游可以说是旅游业最热的词汇之一。围绕全域旅游有各种声音。有热捧的,反对的,中立的,质疑的。
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
成博士也斗胆谈谈全域旅游。不敢正规理论解读,做个另类的戏说。希望各界读者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这篇文章。
我的内容分六块,篇幅太长,分两三次连载吧。
一、国家旅游局为什么把全域旅游定调这么高
二、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为什么这么积极响应
三、从理论入手谈谈哪些地方可以搞全域旅游
四、哪些地方能满足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
五、全域旅游可能面临的三个挑战
六、全域旅游的前景和可能的历史功绩
一、国家旅游局为什么把全域旅游定调这么高
大家知道,在国务院各部门中,权力分布是很不对等的。有些部门权力大一些,诸如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外交部;有些部门权力小一些,诸如文物局、旅游局、气象局。权力结构决定了一个部门话语权的多少,以及在部门交往中强势还是弱势的程度。
暂时处于相对弱势的,如果有上进心,就要想办法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进而达到扩张权力的目的。
注意,扩张权力不是贬义词,不是争权夺利,而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好比在一个单位,如果你的职务不足以匹配你的才华,你肯定要想办法谋求上升。权力的扩大,代表你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简单说,管的事情多了,你操的心就大。而有些人天生就是操心的命,想干更多的事情。
那么单位的一个年轻小职员,在一群老资格当中,几乎没有发言权,发言也要看老资格脸色。怎么才能扩张自己的权力呢?
得给自己的单位,给自己的领导把脉,站着单位全局思考问题,等到下一次开会的时候,提出一个比老资格更加高明的,石破天惊的思路或战略。领导一听,你说的有道理!那谁,就你负责这事了!其他同志全力配合!
有了这柄令箭,你就可以号召老资格们了。虽然他们不服气,但老总发话了,而且确实是对单位有益的事情,他们不高兴也得配合。
旅游部门就是这个没什么话语权的小职员。如果没有太大野心,一个月领个老员工一半的工资,生活也过得去。但问题是,我们旅游部门的老大,是从大公司跳槽过来的,有思想,想要有作为。
所以就不能思考自己行业的那点芝麻小事,什么旅行社零负团费啊,导游欺客宰客这些,就像小职员不能光考虑自己部门,自己岗位那点事,你得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
这就是大部委过来的局长的思维,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思考旅游问题,而不是就旅游论旅游。
这道理其实小职员也都懂。但关键是,你提出来的战略思路,是否能被领导肯定,或者被老资格们认可。
你必须站在制高点上。让他们即使不服气,也找不出理由反对你。不高兴也得堆出笑脸配合你。
现在看来国家旅游局做到了,因为把准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简单地说,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工业化的发展,走到了一个拐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增长后劲不足了。导致经济增长由高速进入中速,文雅点说,叫“经济新常态”。过去很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源泉是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导致资源消耗过快,并且污染了环境!
不能这样下去了!然而,怎么办?有话语权的部门,找不出什么良策。会议陷入了长期的沉默。
旅游部门这个小职员举手要求发言了。告诉老总,说我有办法要不试试?我认为过去的工业化道路是正确的。但眼前,我们国家处于产业转型的时期,我建议两条腿走路。在工业化之外,可以走一条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
这就是全域旅游的概念。
有些老职员肯定暗暗嘀咕:吹牛!你们旅游业,占国民经济那么大一点比例,就想统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领导看到老职员的表情,指着他:那个谁,你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有什么好的意见没有?
“啊!没有!我认为这个叫旅游局的年轻人说得很好!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他,把工作做好!”
小职员终于争取到了一个露脸的机会,下面就要看表现了。或许有一些没有把握、前景不确定的地方,方案也不是那么完美,但好歹迎合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了领导的视线。
机会来之不易,小职员舒了口气。在领导面前已经吹了牛,拍了胸膛,立了字据,下面就必须带领自己的小兄弟,一定要争口气,把事情办好。不能让其他部门的老职工看笑话。
所以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主题报告是《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系统论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发展思路等,认为全域旅游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是新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
这是国家旅游局为全域旅游定的基调。
如果自己部门的小兄弟还有质疑的,就显得太不够意思了!你知道争取这个机会多难?
所以,从国家旅游局的角度来说,旅游业内部的同志,可以对全域旅游这件事有不同意见,但仅限于提建设性意见,你可以质疑一些具体的做法是否妥当,但不能从根本否定。这是底线!
二、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为什么积极响应
各部门的老职工虽然有点不高兴自己话语权和统领权下降,但毕竟是有觉悟的老员工,所以配合比较积极。因为老总看在眼里呢,你好歹得给老总面子。
这个时候,聪明的老职工,当然是和旅游局这个小兄弟搞好关系,没事串串门,帮助旅游局做点事情。老总一看:8错!
所以我们看到了,近一年来,旅游部门搞的文件,屁股后面跟着一串各大部委,这在过去好像没有过的事情。
比如9月29日发布的这个《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最后的落款,看清楚没?
国家旅游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旅游局在牵头,其他部门在配合!旅游部门唱主角了!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在给我们捧场啊!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啊!
接下来一个关键的问题,地方政府认不认。
也就是说,小职员去操刀一件改革,那些分公司的,实权部门的人,都什么态度。人家都不认,你也无法推进。
具体到全域旅游,国家旅游局争取到了一次表现机会。但问题是,各地方政府愿意不愿意参加?
所以国家旅游局必须让自己的粉丝足够多。这跟我们搞公众号一样,不管符合不符合条件的读者,喜不喜欢,顾不上那么多了,先让你关注我公众号再说。
如果你做公众号,你就能理解这种心情。因为粉丝数量太重要了!成博士现在每天坚持写原创,目的也就为了增加粉丝。
当然,我会用优质的文章,给粉丝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增加了自己的价值,否则你肯定取消关注。
国家旅游局也是这么想的:我要让自己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给你们地方经济发展引领一条新的增长路径!不用感谢我,是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要求我这么做的!我是为了国家发展,为了民族进步!
那地方政府为啥这次认国家旅游局呢?
一个原因,总理都说了,”中国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是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地方政府得紧跟政治潮流。在中国,政府跟风最实惠,成功了受表扬;失败了,大家都失败了,法不责众,也挨不了板子。
更重要的,许多地方政府确实面临增长困局。
过去搞能源的城市,挖点煤就能发财,谁会搞旅游?现在煤炭不行了,得转型。干什么?搞旅游。
过去搞外贸的城市,现在国际出口不景气了,怎么办,得转型。干什么?搞旅游。
过去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现在面临不景气了,怎么办,得转型。干什么?搞旅游。
过去一直就发展不起来的老少边穷地区,搞农业没整块土地,搞工业没有比较优势,现在一看机会来了!搞旅游。
还有些地区则属于不管那么多,先搞块金光灿灿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牌子再说,抱回来挂在政府大门口,那个拉风!
于是,大家一哄而上成为国家旅游局的粉丝。国家旅游局一下就圈了262个粉丝,参加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比成老师牛多了,成老师的公众号,最多的一天也就增加了100多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