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新闻资讯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时间:2016年12月09日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局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12月5日至6日,“2016美丽中国行,聚焦清新福建美丽乡村”大型采风宣传推介活动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永春县大羽村、惠安大岞村和晋江围头村,体验了一番独具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之旅。

  群山如黛,白云如绣。大羽村演武场的大厅里,武师们摆开架势,身姿轻巧,闪转腾挪,虎虎生风。双刀剪芙蓉、青龙盘柱、白鹤亮翅、美女梳妆等108式白鹤拳宛如行云流水。作为永春白鹤拳的发祥地,大羽村将功夫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进村所见的白鹤山庄、功夫民宿以及墙壁上涂鸦的武术分解动作,让人仿佛步入了武术的殿堂。

  花头巾、金斗笠、短衣衫、黑肥裤,当以服饰文化闻名遐迩的惠安女齐刷刷地往海边一站,大岞村就拥有了绝世容颜。蔚蓝的大海、深褐色的礁石、金色的沙滩,海风摇曳着姑娘们色彩亮丽的衣衫,想象一下,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

  晋江金井镇的围头村离金门最近,当年曾是“前沿阵地”。当战火的硝烟远离,“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已经成为对台交流的前沿。如今,有130多位“围头新娘”嫁到台湾,也有几位台湾姑娘成了围头媳妇。

   以下是采风团成员的所见所闻

  张碧华
  >>>第一旅游网<<<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天下有神拳——咏春。一部《叶问》,让咏春拳红遍大江南北。而咏春拳的起源地便是泉州永春县。永春大羽村卧虎藏龙,几乎人人习武,家家有拳师。我们有幸欣赏到几位师傅刚柔并济的拳法表演,精彩程度不亚于电影。

  永春不仅拳法出名,还是“中国香都”。据说全国每销售三支香就有一支产自这里。在永春达埔镇,空气中香气弥漫。制香不仅是重要的工业生产,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香道表演,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领略到这一“鼻尖上的艺术”的独特魅力。工厂外,工人们晒香的场景更是蔚为壮观,放眼望去,黄的,紫的……各种色彩鲜艳的蔑香犹如水彩画一般。

  山水桃源,四季永春。不到永春,不知道永春还是一座花园城市。永春的名字便是源于这里四季如春花不谢这一独特的气候特征。永春到处是葱郁的茶园、森林,以及各种鲜艳的花,空气清新,风景如画,连时光都变得甜蜜了。


  陈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头披花头巾,戴黄色斗笠,上穿湖蓝色斜襟短衫,下着宽脚大黑裤。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是吸引我们来到惠安县大岞村的最初原因。但是来了之后我才发现,奇特的惠女风情服饰只有配上海阔碧空,才是大岞村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可以来这儿领略惠安女民俗风情,看着她们把象征美好生活的渔网高高撒向大海,脸上笑容荡漾;

  你也可以带上相机、画板,和碧海蓝天来一场美丽的邂逅,释放心中的文艺情怀;

  你还可以欣赏纯美大岞海景,临海作伴发呆,享受纤尘不染宁静澄练的风动之美。

  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这里永远是最接近心灵的地方。

 

  雁子
  >>>新浪<<<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惠安女的故事,她们以风格奇特的服饰和勤劳能干的精神闻名世界。在彩霞满天的时分抵达泉州市惠安大岞村,这是一个三面环海,背靠青山的渔村,也是惠安女集中居住的村庄。十一月的福建依然有二十多度,温润的海风轻轻吹拂着脸颊,远远遥望,从海的彼端走来传说中的惠安女,虽是汉族,她们服饰却很特别,头披花围巾,戴着斗笠,上身着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曾赞美道“山石玲珑,世所罕见,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短衫方便劳作,挑石,编渔网,看她们赤足走在海滩上,身材瘦弱,却抬着壮小伙子才能抬起的石块,不由肃然起敬。

  惠安女以大海为舞台,在最美的海岸线上辛勤劳作,收获属于她们自己的生活圆满,渐暮色四合,看她们动作麻利的收拾起尚未编制好的渔网,踩着夕阳的余晖,缓缓归家。大海和石的性格一柔一硬,一如此刻夕阳下晚归的惠安女们,聘婷的身姿,坚强能干的个性,完美融合在一起,才有了惠安女名扬海内外的声誉吧?


  吴琼
  >>>中国海洋报<<<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咏春拳与惠安女 清新福建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走进围头村,看到的是郁郁葱葱和鲜花绽放。走进围头村,才知道这里曾经炮火纷飞。再近些,才发现这里是名不虚传的海峡第一村。

  围头村位于围头半岛的最南端,距离大金门岛仅5.2海里。1958年8月23日,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战打响了,围头村这个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渔村落下了几万发炮弹。然而,围头人没有退缩,积极参加支前民兵,成就了“英雄的围头。”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初的老民兵第一个把女儿嫁到了台湾,台湾的女儿也成为围头媳妇。两岸同胞的血脉跨越了5.2海里和300发炮弹,融合在了一起。现在的围头人努力发展经济,一方面大力养殖鲍、海蛎,同时奋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走在这个美丽渔村的蜿蜒小道上,能感受到的唯有花草清香;立在村口海边的礁石上,能感受到的唯有来自对岸的清爽海风。“英雄的围头”已然变成“美丽的围头”。


 

(作者:null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