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新闻资讯
福建重珍爱活传承 “红色动力”更强劲
时间:2017年05月08日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局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红色文化是我党在革命斗争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珍贵精神财富,是我国紧张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傲的紧张底色之一。近年来,我省大力珍爱、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发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能量,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新福建提供了壮大的“红色动力”。

    珍爱红色遗产多措并举

    “五一”期间,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的闽西红军兵工厂旧址引来不少游客。2016年,龙岩市和新罗区组织专家对“前红军长征史”的重点党史文物进行考证、挖掘,发现该兵工厂是苏区最早期的红军兵工厂,具有紧张历史意义。随后,当地对其进行整修,并补录进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料中。“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是我党我军的根和魂,我们要有发掘、整顿、保存它们的自发和担当。”龙岩市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

    我省目前共有革命遗址25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珍爱单位9处、省级文物珍爱单位41处。各级当局投入大量资金对这些红色文物维修珍爱、整治提拔。仅龙岩一地,近四年来,当地就投入4.9亿元用于革命旧址维修和珍爱。

    2016年6月,《福建红色文化珍爱、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从增强红色文化珍爱传承、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整顿、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传播、创作红色文化文艺精品、培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等五大方面,明确了福建红色文化珍爱、传承和弘扬工程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根据方案,将来我省将继承提拔一批红色文化遗存遗迹的珍爱条理,努力实现红色文物珍爱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这些历经沧桑的革命旧址和雄厚的党史资源,是在世的历史教科书。目前,全省已确立古田会议纪念馆、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闽东苏区纪念馆等18个单位为首批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我省还编纂出版大量党史著作,仅龙岩就出版近30部1000多万字,为传承红色文化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和理论支持。

    红色文化珍爱的法治化进程也在赓续加快。3月1日,我省首部专门针对红色文化遗址珍爱进行立法的当局规章《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珍爱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悉,我省文化部门正进行省一级红色文化立法调研,将积极推动省级红色文化珍爱地方性法规出台。在龙岩,《龙岩市红色文化遗产珍爱条例(草案)》已列入该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项目。

    传承红色文化引力加强

    曩昔,游览体例单一、文化功能弱化、传承结果不佳等一向是不少红色景区面临的难题。去年以来,我省通过创新体例从静态展览转向活态传承,唤醒红色记忆的结果令人面前目今一亮。

    在枪林弹雨中,参观者左右躲闪;飞夺泸定桥时,观众大声尖叫……位于福州鼓山脚下的福建红色文化VR/AR实体体验馆,通过先辈的VR/AR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在“枪林弹雨”中“参与”战斗,通过场景体验现场凝听伟人经典话语。“这种体验比单纯的照片展览震撼多了。”22岁的浙江游客郑舒立愉快地说。

    线下体验只是我省活化传承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借力新技术、新科技、新兴传媒,去年我省重点推进的一系列红色文化展示项目,赓续提拔群众参与度,提供历史可感度。

    在线上,随着鼠标一点,“红色文化旅游馆”的大门缓缓打开。南安叶飞故居、长汀中复村旧址、宁化革命纪念园……一大批革命旧址渐次出现,鼠标点到哪就能到哪。

    这个场景出如今福建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据了解,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整个网上展示馆包括10个革命旧址群、19个红色旅游系列景区、10个革命纪念馆以及近200个红色动画、红色教育视频、红色歌曲等,周全体系呈现福建红色文化,让革命故事活起来,让群众参与度热起来。

    此外,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通过下载“红色福建AR”APP,手指一点便可了解我省及全国的红色文化内容。对青少年来说,红色文化也有了更生动的展示:通过下载《冲锋吧!红军》游戏,可亲身体验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等战斗历程。

    记者从相干部门了解到,将来我省将在省内各地重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复制推广红色文化VR/AR、裸眼3D等技术情势,鼓励各相干设区市建立自身的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分馆。同时,将红色文化娱乐产品纳入福建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创新、创意文旅产品,让红色文化在各个群体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弘扬红色精神助推发展

    我省干部群众在珍爱、传承红色资源的同时,赓续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建设新福建的壮大动力。

    福安市溪柄镇的柏柱洋曾是闽东苏维埃当局所在地,被誉为“闽东延安”。曩昔,这里战火纷飞;现在,当地群众正发扬苏区精神,建设富美新农村。

    当地建起从溪柄镇镇区前往闽东苏区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旅游公路,将沿线村庄的红色遗迹串起,发展红色旅游。公路两侧的高优农业区,搭建高标准温室蔬菜钢架大棚和智能球体温室大棚等,成为省内第一个创新型鸟巢式无土或基质种植农业项目,探索出一条建设红色旅游生态型新镇之路。5月3日,在公路沿线的斗面村,80后村主任林连发,一大早就带着村民为果树剪枝,规划着红色采摘游;柏柱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里,返乡创业的大门生刘锟,通过电商卖蔬菜,正在鸟巢蔬菜大棚里和工人加班加点采摘水果黄瓜……在红色精神引领下,当地农夫人均收入从1988年的433元提拔到2015年的1.65万元。

    在闽西,人们传承着老区光荣传统,埋头擦亮红色品牌。

    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战场上,照旧在经济建设攻坚现场,闽西的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全力兑现尊严承诺。身残志坚的王福如,靠本身的努力,拿下“中国自强之星”,建起残疾人创业园,为残疾大门生创造一个自主自强的平台;“断臂铁人”兰林金,六年执着不懈,终将萧疏的红旗岭变得绿树成荫……在老区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下,2016年,龙岩地区生产总值1891亿元,年均增加8%;全年新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新完工投产10亿元以上项目37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80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3%。


(作者:谢婷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