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在武夷山市九曲溪流域的星村镇,年前新栽植的甜珠、枣树、柿仔、苦珠树等生出新芽。50多万亩人工林,为景区腹地及周边披上了绿衣。
来自武夷山市林业局的数据表现,延续5年来,全市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超过4万亩。目前,全市绿化程度98.49%,森林覆盖率80.4%;建立生态公益林154.52万亩,占该市林地总面积的43.4%,比例在全国县级市中保持第一。
武夷山市加快绿化攻坚,背后是对森林生态红线的坚守。早在1979年,就对九曲溪上游和主景区范围内生态体系执行最严酷的珍爱措施。正是有了如许的珍爱基础,武夷山旅游和茶产业才能凭借一流的生态环境保持蓬勃发展势头。2008年开始,武夷山市限定随意开垦茶山。2015年,茶山整治工作重点由“整治拔除”向“后续监管、植被恢复和禁止新违规开垦茶山”变化,并指导现有茶园向高标准生态茶园改造升级。几年来全市整治违规茶山面积3.5万亩,并悉数完成退茶还林。
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的《武夷山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各级各部门编制相干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紧张依据。
武夷山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20.2万亩。2015年起每年由市财政自筹资金2000万元,通过购买、租赁、合作等体例,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进行收储。
武夷山市各界渐渐熟悉到生态珍爱红线是不可碰触的高压线。“在湿地核心区懈弛冲区内不得建设生产设施。严酷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界,所有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都在其外围进行。”武夷山旅游局局长邓立俊说。
目前,武夷山在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团体修复的同时,周全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泥土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燃料,对新上项目实行严酷的“禁煤承诺”制度。推广新能源汽车,更新电动公交车132辆、双燃料出租车54辆,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3.98万份。建设绿色交通,完成大王峰路改造和百花路、滨溪路慢行道、小武夷道路、文公路等项目建设,分段实施武夷大道绿色景观提拔建设,营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意境,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目前,武夷山重要流域水质全优,被列为国家公园体系体例试点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根据省环保厅向社会宣布的数据表现,近年来,武夷山市空气质量在全省首批纳入监测的14个县级市中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