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自然氧吧!”6月7日,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来自浙江衢州的游客林强对精美环境歌颂不已。午时时分,林强和同伙们被安排到8号“森林人家”用餐。为何指定在这里用餐?原来,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之一的双同村,为了提拔墟落旅游业服务水平,对游客的食宿需求进行了轮派安排。
同一管理增强服务
双同村地处闽浙交界处,坐落在匡山脚下,方圆几十里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奇特的天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远近驰名。
该村通过生态立村、旅游富村,走出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之路。每到节沐日,来此旅游的八方宾客络绎不绝。2011年11月,双同村被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之一。
墟落旅游业鼓起,不少村民趁势办起了农家乐,但题目也随之而来。各家农家乐的服务质量不一;恶性竞争、互相杀价,导致服务质量降落;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影响当地旅游口碑……假如不解决这些题目,势必影响墟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森林人家”墟落民宿和农家乐模式的推广,规范管理迫在眉睫。双同村党支部书记李仕银带领村骨干、村民代表到外埠森林旅游景区取经。回村后,大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村里的“森林人家”由村委会同一管理,执行“五个同一”:同一标准、同一监管、同一培训、同一标识、同一派客。
带给游客美好体验
“要想吸引游客,不能只靠鲜艳风光,优质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回头客。”李仕银说。
双同村现有15家“森林人家”,每年春节,村里都要进行集中抽签,按1号到15号进行编号。编完号后,该年度同一轮派游客就按照号码的顺序进行。第一批来的游客安排在第一家,第二批安排在第二家,以此类推。假如出现游客太多超过某家接待能力等特别情况,再按序调配。“如许,可以让各家‘森林人家’均衡发展,防止恶性竞争,邻里之间又能保持协调。”主管“森林人家”的村妇女主任向琼说。
午餐时间,记者来到村民向仲琴经营的“森林人家”,只见穿着工作服的她正忙着为游客们端上一道道特色美食:蛋皮燕、泥鳅锅、干菜扣肉、酸枣糕……看到如此诱人的农家美食,许多游客没等一桌人悉数坐好,都争先下筷了。“这些菜虽然都是自家做的,但村委会对菜的价格设立了同一标准,不准私抬价格。”向仲琴说。
为了提拔旅游服务质量,双同村对每家“森林人家”的食宿设立同一标准。比如,留宿房间悉数使用原木墙壁和地板,配以古朴的内饰,给游客温暖的原生态感受;餐饮由村里制订同一标准,如双同的特色菜系、食材来源和选取标准、制作工艺和流程,甚至连分量都是同一的。此外,每家“森林人家”的标识也是由村委会同一制作、发放。
“我走了许多地方,这次来到双同村,感觉真不一样。这里不仅景色美,而且住得舒适、吃得美味,让我真正领会到身心放松愉悦。”来自杭州的游客刘明说。
促进村民增长收入
“我和村支书的电话都公开在每家‘森林人家’的显眼位置,假如游客在消耗过程中故意见,可以随时向我们投诉,一经查实,责令及时整改。这就是‘同一监管’的一个详细行动。”向琼介绍,村委会每年对新增和已有的“森林人家”按照省级“森林人家”标准进行评估,达到标准的才列入游客轮派范围;对于多次遭到游客投诉的,进行指斥整改,紧张的撤销经营资格。
“原来有两户村民在经营‘森林人家’时,没有改变老风俗,家里的农机、器具乱摆放,让人感觉紊乱无章、不讲卫生,我们就及时要求整改。”向琼说,因为监管到位,截至目前,村里还没有一户“森林人家”被撤销经营资格。
双同村每年还组织两次“森林人家”经营户和工作人员同一培训,集中培训或外出观摩学习,并总结运行情况,吸纳旅客有益建议、意见,进行提拔改动。
“‘五个同一’就是让游客畅享我们农家的‘五星服务’,如今我们整个村的‘森林人家’被评为省十佳‘森林人家’。”向琼说,执行“五个同一”管理机制,在大大提拔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增长了经营户和村民的收入。
“没有规范管理前,我们的收入不稳固。如今,除了周边地区和浙江、江西的游客,不少外国人也慕名而来,分外是节沐日,房间都不够住。”村民周素华算了一笔账,仅经营餐饮和留宿生意,一年就有3万元收入;野蜂蜜一年能卖5万多元,酸枣糕能卖1万多元,再加上杨梅酒、猕猴桃酒等,一年收入有10余万元。
目前,双同村已拥有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全国鲜艳墟落创建试点墟落、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共6个国家级品牌。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6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