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文)(下)
时间:2017年07月06日信息来源:国家旅游局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四、重点计划

(一)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培训计划

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旅游业专题培训。开展全域旅游创建重点地区党政领导干部调训。开展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专题出国培训。重点围绕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依法行政、区域一体化等专题,开展省级、地市级和重点区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轮训。围绕全域旅游、旅游规划、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旅游外交、旅游扶贫、旅游监管、旅游统计与数据、旅游信息化、目的地营销、旅游人才开发等专题,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分级分类培训。

(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计划

建立旅游职业经理人标准体系和社会化的旅游职业经理人评价认证制度,畅通职业经理人发现、使用和发展通道,健全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培育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旅游职业经理人数据库。大力加强MTA教育,拓宽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学习、交流渠道。开展旅游企业领军人才和旅游职业经理人培训,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培训基地。实施旅游企业人才开发示范项目,遴选一批旅游人才开发示范企业,在相关人才项目中给予倾斜扶持。

(三)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计划

积极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支持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智库等专业智库建设,推动成立中国旅游学会。鼓励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举办特色专业智库,逐步构建旅游智库群。强化与国际旅游智库的交流合作。组织实施旅游研究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开展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旅游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推进中国特色旅游理论体系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

(四)万名旅游英才计划

深入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突出实践导向,面向行业产业各类重点人才及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组织开展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创新创业型英才培养项目、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旅游企业拔尖骨干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五)旅游业青年专家提升计划

加强对入选青年专家的持续培养和使用,设立青年专家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支持举办青年专家学术沙龙和研究论坛,培育青年专家学术共同体。针对行业产业焦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实践调研,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引导青年专家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公益扶贫。支持地方举办青年专家大讲堂,组织青年专家开展送教上门。大力开发青年专家课程资源。

(六)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开发计划

重点围绕旅游业态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经营管理创新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培育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借助中小微旅游企业创新创业公共平台、国家旅游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示范基地、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大力开展旅游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建旅游创新创业学院或企业内部办学,依托重点院校、龙头企业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培育和孵化旅游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互联网+旅游”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引导旅游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员、院校师生等积极参与旅游创新创业。举办中国旅游创新创业大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七)旅游新业态人才开发计划

适应“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紧培养自驾车旅居车旅游、海洋及邮轮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低空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健康医疗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各类专门人才。研究制定旅游业重点人才开发目录。鼓励高校根据旅游业态发展,设置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加强与相关产业部门合作,推进“旅游+”复合型人才开发。

(八)导游素质提升计划

分级分类开展导游、讲解员培训,大力培养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导游。重点就旅游安全、文明旅游引导等方面,强化出境旅游领队培训。完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加强考试题库建设,不断提升考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实施导游“云课堂”研修培训项目,逐步面向全体持证导游开放“云课堂”培训平台。实施“金牌导游”培养计划,遴选培养1000名左右优秀导游。

(九)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开发计划

重点培育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主题旅游小镇运营、农家乐经营、乡村风情演艺、民俗特色餐饮服务、乡村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开展“全国乡村旅游杰出创客”评选活动。支持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乡村旅游结对帮扶、挂职锻炼、创业就业、咨询指导。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学习交流活动。发挥乡村旅游模范村、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示范户的带动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培训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带头人培训。健全乡村旅游培训网络平台,支持建立各级各类乡村旅游培训基地。

(十)红色旅游人才发展计划

优化红色旅游景区管理层人才结构,吸收培养一批熟悉规划设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加强红色旅游讲解员、导游分级分类培训,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知识丰富的红色旅游景区导览队伍。开展红色旅游志愿服务,组织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开展义务讲解,鼓励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建立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红色旅游相关课程、讲座。

(十一)旅游人才援助计划

加强人才支援,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边远地区旅游业发展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结合地方实际需求,通过人才定向培养、干部交流挂职、单位对口帮扶、导游援助、专题专项培训、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口支援和智力帮扶。在各级各类旅游人才开发项目中对上述地区予以倾斜。加强东、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开展旅游人才援助。继续开展导游援藏。组织实施西藏和新疆骨干旅游人才培训项目。支持国家旅游局定点扶贫地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家旅游局负责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大力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对旅游人才发展的政策引导。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落实工作,推动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重点人才支持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旅游人才规划,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的旅游人才规划体系。

(二)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人才开发工作经费纳入财政经费预算,并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旅游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争取在旅游发展基金中设立旅游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调动各方资源和积极性,鼓励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

(三)健全信息平台

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平台,强化全国旅游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重点建设旅游企业领军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数据库、旅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旅游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数据库。

(四)加强督促检查

国家旅游局将不定期对各地执行规划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调整建议,确保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解决规划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旅游人才重要政策措施、重点工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建设在旅游业改革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努力开创旅游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国家旅游局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