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赤溪村蝴蝶园让游客流连忘返。
云锁山岗,雾漫清溪。
一场霏霏小雨,让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境内的福鼎赤溪村醉在了一川烟雨中。游人穿梭,流连忘返。
生态、清新,是赤溪村的标签。30多年前,村子还有个标签,举国驰名——穷!“中国扶贫第一村”,也由此得名。
穷则思变。景区带动,融入太姥山旅游发展圈,蝴蝶园、竹筏漂流、野战CS、水上滑道等旅游项目逐一落户,墟落生态游风生水起,赤溪大步迈上了脱节贫困、振兴墟落之路。2016年,赤溪村农夫人均纯收入达15696元,村财收入50万元。转变,翻天覆地。
新近揭晓的2017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单上,赤溪村大名赫赫,为闽东唯一上榜的村庄。从中,足见当下赤溪的魅力。
赤溪之变,是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扶贫、助力墟落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宁德市旅发委、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公园精美生态环境和多样性旅游资源,将公园发展与墟落振兴、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随机应变、因村施策,大力指导发展墟落旅游,在“绿水青山”中探求“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富有宁德特色的旅游扶贫墟落振兴之路。景区发展,村兴民富,共赢佳话,传唱山海——
图为农夫武术表演精彩亮相白水洋。
舞活全域“龙头”
宁德旅游,集“山海川岛湖林洞”风光于一身,还有特色独具的畲文化、茶文化、古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雄厚。这其中最刺眼的咭片,莫过于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由“浅水广场”屏南白水洋、“海上仙都”福鼎太姥山、“壸穴世界”福安白云山等三个园区组成,以雄伟壮观的晶洞花岗岩山岳地貌、壮丽多姿的火山岩山岳地貌、千姿百态的河床侵蚀地貌为重要特性,兼有瀑布、深潭等水体景观、海岸岛屿地貌、海蚀地貌等,类型雄厚、风光独特、名扬一方。
近年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学珍爱中合理开发,内外兼修,做足了发展文章。对内,规划引领,项目驱动,赓续完美园区交通、旅游公厕、导游标识、游客服务中间等基础设施,提拔服务水平,让八方游客玩得放心、舒心;对外,则充分发挥3个核心园区的品牌带动作用,捆绑开发和改造提拔周边景域,串点成线、全域兴旅,彰显“龙头”效应。
旅游产业发展,打响品牌是关键。这些年,宁德市旅发委、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赓续创新品牌营销体例:“走出去”,赴江浙、进上海、下广东,大力旅游推介,显现宁德好山好水,拓展客源地市场;“请进来”,精心策划踩线、体验等运动,约请重点客源地市场旅游界人士等走进闽东,领略山水风光、人文风情;同时,延续主理七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及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约请国内顶级旅游专家、地学专家等,交流成果、共享经验,并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美了园区,响了品牌,乐了游客。宁德世界地质公园领舞,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节节攀升。据预计,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2672万人次,比增21%;旅游收入253亿元,比增30%。精彩发展,又一年!
旺了一方乡土
让区域内的村落及周边村落、贫困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盈利。这是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始终牢记的初心。事实上,公园发展伊始,这方山水中的村和人便纳入了公园发展的版图,相生相伴、共享共融,一个不落。
据了解,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约2660平方千米,覆盖8个(县、市)区,46个州里,547个行政村,人口约137万。2017年,贫困人口1.51万人。
规划先行。紧密结合公园发展规划,对接省内外着名规划设计团队,开展旅游规划公益帮扶运动,一村一品、精准定位。目前,公园范围内已有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福安市穆云乡等近30个村完成墟落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完美设施。深入开展墟落旅游扶贫“八大举措”,积极争夺省、市墟落旅游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通过旅游项目开发、异地搬迁、整村推进等体例,完美园内墟落的水、电、路、厕所等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墟落旅游条件。
团体宣传。将园区墟落旅游纳入宁德旅游宣传计划,无论是旅游推介、运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上,充分融入和展示园区各墟落景点、文化、美食等元素,并举办“三月三”畲歌会、“桃花节”、葡萄采摘等运动,吸引游客走进墟落、乐在墟落。
项目帮扶。大力扶持园区墟落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林下种养、食用菌莳植等产业发展,积极指导村民自动参与旅游服务,开办农家乐、民宿、购物超市,开发白茶、笋干等旅游伴手礼,增长了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留宿、旅游产品等多种类型的收入渠道。同时,大力支撑墟落通过“当局+农夫合作社+农夫”“当局+企业+农夫+全域旅游”“旅游+互联网+传统产业”等合作体例,走出了振兴墟落、脱贫致富新路子。
图为白云山溪塔葡萄沟。
乐了山乡百姓
深峡画廊,桃红点点醉春风。
2017年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安白云山园区从山上红到山下的十里桃源,至今仍能勾起无数游客的美好回忆。
景区带动,沿白云山景观大道,虎头、溪塔、玉林、南山等特色畲村串点成线,串出了福安最美的墟落走廊,更串起了增收好光景。
“卖了30多天糍粑,我们兄弟两人每人纯收入1万多元!”行使农闲增收,虎头村民吴庆全兴高采烈。
“一个花期,光旅游团队的订餐就有2000多个,忙不过来!”经营农家乐的吴树灿乐此不疲。
仅“桃花节”期间,这条景观带接待游客就超过60万人次,同比增加超过20%。白云山桃红,红得如痴如醉,红得势不可挡!
美了山乡,富了老乡。像这般得益于景区带动,喜尝旅游扶贫硕果的村民、村落,在宁德不胜枚举。目前,全市已创建墟落旅游休闲集镇8个、特色村71个、星级墟落旅游点33个、水乡渔村22 家、森林公园15处、森林人家16家。福鼎赤溪村、福安虎头村、屏南漈下村、福安南山村等一批精心培育的旅游扶贫典型,更是在闽东山海间赓续涌现,尽显生机和活力。
数据更显说服力。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带动下,2017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墟落旅游人数534.19万人次,同比增加25.3%;累计实现墟落旅游收入32.19亿元,同比增加29.7%;全市墟落旅游经营单位直接就业人数2万人,拉动间接就业人数19.36万人,拉动农夫增收4.48亿元。
逐梦清新山水,梦圆福地闽东。绿水青山间走出的墟落振兴阳光道,正在闽东越来越宽畅!(王志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