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重庆万盛旅游大数据应用及管理启示
时间:2018年02月22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作为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性进步,大数据近年来在旅游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旅游信息化工作的主攻方向之一。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支持下,旅游大数据助力旅游目的地突破了“景点旅游”的狭隘视角,实现了综合统筹发展、开放流动管理、精细高效运营、共享共建转变等多项管理升级,成为新时代历史条件下提升旅游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支撑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力支柱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强力保障。探索成熟而有效的旅游大数据建设经验与模式,成为各地政府与企业关注的焦点。

  重庆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万盛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于2016年与中兴网信合作建构了万盛区全域旅游数据运营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大数据的整合作用实现了万盛区旅游全部门、全产业、全区域、全要素的升级,为其他城市的旅游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本文以重庆万盛作为典型案例,对城市旅游大数据应用模式进行介绍。

  万盛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山川灵秀,特产富饶,山、水、泉、林、洞俱全,且苗族风情古朴浓郁,夜郎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万盛旅游起步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万盛启动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推进万盛旅游加快转型升级。2016年2月,万盛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万盛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区县旅发委,标志着“1+3+N”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基本建成。万盛以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万盛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大数据的发展及创新。万盛全域旅游数据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围绕着资源评估、资源整合、全员营销、旅游诚信和智慧景区五大体系建立其主要架构。

  “旅游资源评估体系”主要包含旅游资源采集、审核、评价、规划、发布、分销等六个方面。在对旅游资源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之上,输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经济运行报告、旅游决策分析报告,指导目的地旅游资源调整及产业布局。“旅游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汇聚整合而产生增值效应,同时对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管,从而达到有理有据有效的目的,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旅游全员营销体系”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构建全域旅游平台,整合导游、商家、景区、媒体、营销机构等单位资源。游客在该平台上可查询旅游信息,做出出游决策并进行相关旅游产品的预订或购买。平台随之生成短信凭证及优惠信息给游客,游客凭此进行消费。在游客完成购买行为后,平台依据奖励政策给予推荐者佣金返还,最终实现全员营销。“旅游诚信体系”主要涵盖旅游投诉咨询体系、旅游诚信评价、旅游运行监管三方面,涉及数据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产品及服务流程信息等多种资源的协调。“智慧景区体系”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全面提升景区的管理、营销、体验和服务水平,并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增加客流量,提升景区经济收入。

  万盛区全域旅游数据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是将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移动互联、高性能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是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并在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对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万盛旅游大数据平台架构的合理搭建,可以完成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应用支撑和管理支持。

  万盛区旅游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万盛区旅游的转型升级,其实践经验也给我们带来以下重要启示。

  1.规范统一,探索旅游大数据制定标准

  大数据技术在我国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多主体的分散开发,导致在数据收集、架构搭建、内容呈现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过于“多元化”的情况。基于大数据标准散乱的情况,遵循共享、共荣、共建的原则,万盛正在与当地旅游企业及数据提供商建立一套统一的建设规范与标准,规范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融合方式,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实现数据的融合应用,以期促成整个行业形成共识。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也应加快制定出台旅游大数据标准规范,在更大范围内达成标准共识,保障旅游大数据资源体系平稳运行。

  2.打破壁垒,提高数据基础服务能力

  当前,各级政府及各家旅游大数据公司各自为政,在数据源开放方面较为保守,数据共享及开放不足,“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存在着较强的壁垒效应。万盛旅游大数据在应用中更加注重开放平台的打造,通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龙头企业具体负责、多元主体积极配合”的合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将“信息孤岛”有机串联,形成旅游大数据存储和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促进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之间的旅游合作,推动旅游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提高数据基础服务能力,变数据为价值。

  3.储备人才,提升旅游分析决策能力

  数据收集是手段,灵活应用是目的。万盛旅游大数据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收集得来的旅游数据可谓车载斗量,然而,在庞杂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市场规律却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国内各地区所提交的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中,一般性的现状描述和趋势预测仍然占据主要篇幅。而这些内容,因为欠缺精准与创新,对于旅游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助力十分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视高层次复合型旅游人才团队储备。掌控资源的地方政府与担当智库角色的专业公司和研究机构需要合作培育与构建一个对于政策、市场、技术都有深入研究的专业化团队(而不是简单的委托服务关系),并通过“新鲜血液”的引进,不断增配诸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完成大数据系统的持续升级和旅游决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4.成立联盟,打造旅游数据源综合体

  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旅游大数据领域“散、小、弱、差”的局面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着“共享共赢”理念的深入人心,从竞争走向合作,联盟化平台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万盛目前已经率先成立了旅游大数据应用联盟,基于旅游大数据的生态圈,一方面整合企业、政府内部数据,推动各业务间的资源共享和整合性新业务的出现;另一方面搭建开放平台,将外部合作者纳入其中,对大数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整合应用。未来,旅游业的各主体应打造旅游数据源综合体,共建共享,解决数据深度广度不够、时效性准确性不佳等问题,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兴网信旅游研究院)

(作者:刘佳昊邓昭明孙文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