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王衍用:旅游规划之怪现状
时间:2018年03月07日信息来源:旅思马记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一、旅游规划编制的“二倒”

  所谓操作方式的“二倒”是指规划编制过程的“本末倒置”和“脑体倒挂”。

  1. 规划编制的“本末倒置”

  规划编制的“本末倒置”是指,对于规划机构来说,做规划本来应该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当前中国却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规划机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做规划,而是拿规划:规划机构投入到拿规划中的精力甚至要超过做规划。中国的多数旅游规划机构都是依托某一些“名家”发展起来的,和其他产业相比,这些名家相当于技术拥有者。从道理讲,这些名家应该大力发挥技术优势,将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规划的编制上。在创业期,这些名家确实为中国旅游规划和旅游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到了今天,他们作为规划机构的负责人或实际负责人,大多是空中飞人,主要精力都放在跑规划、要规划上,对于规划的编制反而无暇过问。

  2. 规划编制的“脑体倒挂”

  旅游规划显然主要应该是“脑力活”,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反映,但是在中国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中,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似乎规划文本越厚越好、规划成果越多越好,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由此形成了规划编制的“脑体倒挂”,规划编制主要不是开动脑筋想问题、提良策,而是拷贝加剪贴,到处凑字数、拼图件,旅游规划变成了“体力活”。规划文本厚和规划成果多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重数量胜于重质量则不正常了。

  二、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三唯”

  1. 唯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规划机构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旅游规划本身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要实事求是,要从促进旅游业和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出发,科学地制订发展目标和安排目标。在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旅游规划机构不应该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科学精神,一味地迎合规划委托方的心理,迎合部分旅游者的低级趣味。旅游规划机构的经济利益目标和旅游规划的目的应该分开来,不能扭曲旅游规划的目的来实现旅游机构的经济利益目标。旅游规划机构要通过编制更好的规划来赢得市场,获得经济收益,而不应该是将规划本身作为获利的手段。

  2. 唯权

  “长官意志”对于中国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很多规划的主要思想或者项目安排并不是规划编制机构的真正设想,而是有关领导的旨意。规划编制机构的作用就是为领导的拍脑袋决策披上科学的外衣,套上合法的程序,规划的编制主要就是围绕论证领导决策的科学而展开,从而失去了规划引入外部智慧的本意。地方领导对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了解,提出的发展思路值得规划人员重视,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意见,但是旅游规划更需要规划人员贡献自己的智慧,对事物的发展做出独立的判断和科学的安排。

  3. 唯心

  旅游规划是艺术,是技术,也是科学。旅游规划的编制要充分调动编制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也要奉行科学精神,不能将主观能动性变成唯心的自由意志。旅游规划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要有依据,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而不是一味求险求怪。此外,规划离不开预测,可是预测并不是臆想,而要尽可能做到科学。

  三、旅游规划文本的“四HUA”

  不当的操作方式和指导思想,导致的就是部分旅游规划充斥着废话、鬼话、硬化和画画。这“四HUA”对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危害不小,也可以说是“四害”。

  1. 废话

  很多旅游规划多是依葫芦画瓢,大同小异,对于旅游地的地脉、文脉、市场的认识非常肤浅,提出的构想十分表面。其特点是:创意表面化,平平淡淡;文意表面化,观点表浅;体例表面化,形式克隆;观点表面化,处处可用;洋洋洒洒几十万言,规划本子一大堆,大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说出一点实质性的内容,写一本子非常正确的“废话”,对旅游的发展几乎不能起任何有益的作用。旅游规划的根本作用是对旅游地的发展进行重新架构,旅游规划不能简单地将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规定的内容套过来,不能停留在“八股文”的层次上,条件分析、目标设定、产业布局、产业要素、政策法规等。

  2. 鬼话

  部分旅游规划热衷于“装神弄鬼”。所谓“装神”是指部分旅游规划一眼看上去非常“高明”,,理论、原则、公式一大堆,可是理论无关痛痒,原则通篇累赎,公式不切实际,简单问题被复杂化了,反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这类旅游规划,说好听一点,是把实施者当成硕士、博士来培养;说难听一点,只不过是抓住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感故弄玄虚。另一种旅游规划则是“弄鬼”,如果说有些规划废话连篇是因为缺乏创意,那么这类旅游规划倒是有创意了,可惜想象天马行空,创意不切实际;观点看上去很美,可惜根本不能落实,说的都是“鬼话”。项目创意的怪诞,恰恰反映了这些规划设计者创意的贫乏。

  3. 硬化

  硬化是指部分不懂旅游产业的规划师不会分析规划地的文脉、地脉和市场需求,找不到规划地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套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将旅游目的地的幵发规划同于城市建设规划,机械地套用城市规划的通用概念和规划模式,比如笔直的山间道路,城市化的广场,等距离、同树龄的绿化,把自然的河溪变成渠道,把自然的水塘湖泊变成水库,等等,摧毁了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景区的肌理和魂魄,导致了旅游景区的城市化。

  4. 画画

  画画是指只会设计景观和编绘图纸的规划师不懂规划地的主题定位,套用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念和手法。其特点是:盲目园林化,村姑穿绫罗、施粉黛式的丑画;攀比富贵化,草皮、假树,高、大、阔式的洋画;无主题变奏,没有灵魂式的—堆无用之画;迷魂效果图,失真,技术炫耀,乱眼乱心式的假画;乾坤大挪移,A地图移到B地式的变名不变画。一些规划不是在大山大水之中增添大笑,而是搞一些假山假水、假花假草的城绿化美化,降低了旅游景区的品位,减弱了规划区山水的气势成名文化掇点的历史氛围,伤害了旅游地原有的文脉、地脉和景观肌理。

  很多话不好听,但如果有些反思价值,能为促进旅游规划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尽到绵薄之力,也算没辜负过往的岁月。

  作者: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

  来源:品橙旅游,部分文字经品橙旅游编辑发表。

  原标题:三十年目睹旅游规划之怪现状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图文无关,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者:王衍用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