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宋瑞:关于设立“文化与旅游部”等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时间:2018年03月15日信息来源: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对于中国旅游人来说,2018年3月13日是个具有历史意义而注定难忘的日子。国务院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将整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对于这一调整,不少媒体相约采访,遗憾没有时间细谈。在此分享几点个人思考。

  一、此次机构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若干次机构改革,涉及面较大的至少有六七次,而此次显然力度最大。较之此前的机构改革,此次名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显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直属部门调整,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部制改革,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主管部门的调整是必然的。

  二、文化与旅游部门合并的考虑

  旅游主管部门的调整是必然的,那么怎么调整,此前坊间有不同预测,旅游局升部、与文化部门合并、与商务部门合并等方案都曾有人议论过,也均有国外例子可以引述。最终这一结果,符合不少人的预期。一方面,这实现了很多旅游人盼望旅游主管部门“升部”的夙愿;另一方面,也让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在行政层面成为现实。旅游“升部”可以理解为旅游重要性得到了认可,而旅游与文化在行政层面的融合既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更有对未来发展的布局。

  在现实发展层面,旅游与文化一直是高度融合的。比如:从资源角度看,故宫、天坛、兵马俑这样的传统旅游资源都属文化部门管理;从项目角度看,主题公园、文旅小镇这样的新型旅游供给,都可列为文化项目;从产品角度看,各种文创产品、旅游演艺也是百分百的文化产品。在行政管理层面,这些年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也有密切合作,只是毕竟是两个独立的机构,恐怕很难从根儿上高度融合。此次调整,可避免由于部门间职能交叉、导向冲突、规则矛盾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布局思路。个人理解,这种方向即是——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真正实现协同与融合。

  三、文化与旅游部门合并的长远影响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这一思路会对文化与旅游领域的发展带来系统性的影响。

  一方面,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不仅意味着更强调旅游发展中对文化内涵、文化品质、中国文化的强调,更意味着需要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一样,发挥旅游的产业和事业双重功能。实际上,近五六年以来,我们通过《旅游绿皮书》一直在强调这种调整的必要性。众所周知,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从事业(外交)到产业(经济)的转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来看,旅游应该同时具备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除关注旅游的经济效益外,更加关注旅游在改善民生福祉、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作用;除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外,更加强调政府在保障公民休假权利和旅游权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的旅游景点尤其是依赖于国有资源发展的景点是否会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一样实行低价甚至免费政策,对此我们是可以期待的。

  另一方面,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具有对内和对外两重价值。对内而言,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价值;对外而言,通过旅游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中国软实力,也是重要的方式。旅游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不管是入境旅游还是出境旅游,通过人员的跨境、跨国流动,增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还有很多空间。

  四、文化与旅游部门合并的近期关注

  中央层面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整,在短期内会牵扯到很多具体问题。值得大家关注的至少包括:具体的整合方式,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相关司室及其职能如何合并、人员如何安排;地方层面,各省市如何调整,新近成立的地方旅委与文化部门怎么变化;文化和旅游的相关管理规范、行政条例、项目审批、行业标准等如何整合;文化和旅游的统计体系、核算体系如何调整;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相应的研究、学科体系、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等等。

  五、自然旅游资源的统一管理值得关注

  除了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外,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调整也非常值得关注。此次方案提出,新组建自然资源部,将整合国土资源部的职责(涉及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以及水、林业、湿地、草原等资源的调查和确权登记职责、国家海洋局(涉及海洋资源管理)的职责。同时将国家林业局的职责,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由自然资源部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体现了“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初衷,对于解决旅游自然资源分散管理的传统顽疾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至此,随着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两大统一管理体系的建立,长期困扰旅游发展的交叉管理、一个景区多个牌子、“婆婆”太多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而备受关注的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如何设置,也随着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设立(加挂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而尘埃落定。中国的国家公园如何建设、如何管理、如何真正体现“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我们拭目以待。

  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核心使命

  从1998年到2018年,存在了20年的名字——“国家旅游局(CNTA)”将成为历史,而将由“文化和旅游部”(MCT 或MOCT)替代。很多老旅游人对于这一变化也许会有复杂的个人感情。改革开放40年里,基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使命,旅游主管部门几经变迁。而每一次的变化,也都凝结了诸多旅游人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旅游主管部门的作为,从理念到举措,皆透出改革的魄力,也具有相当的格局。就此次变化而言,不管是文化与旅游的合并,还是自然资源管理的统一,以及以倡导全民公益性为宗旨的国家公园的建设,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莫不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莫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更长远的历史来看,人民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有更高质量的发展,局也罢,部也好,独立或者合并,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作者:宋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作者:宋瑞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