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年02月21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为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构建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全球化视野,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

  《规划纲要》的发布,是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和全球化视野,对大湾区发展的长远和重大谋划。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综合竞争力和旅游吸引力非常高的旅游目的地集群,《规划纲要》根据粤港澳三地各自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特色,对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休闲、旅游等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发挥综合优势,推动大湾区整体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国际化程度高,一直处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制高点,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发挥综合优势,通过基础设施、能源、技术保障和协同创新,构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推动整个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对内共享发展、改善民生,对外提升整体竞争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其次,通过分工协作,促进特色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城市群体系,区域内各个城市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各具特色,本着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上继续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构建统分一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如《规划纲要》中所强调的那样,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把大湾区建设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再次,最终目标是建设世界级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兼具宜居宜业宜游的多维优势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最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宜居和宜游的基础。宜居强调的是人的生活品质和发展环境。《规划纲要》从现代生活理念出发,提出要通过加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塑造健康湾区,提高整个大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通过“共建人文湾区”和“构筑休闲湾区”,建设主客共享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魅力;大湾区内的每个城市各具文化特色,香港具有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魅力,深圳有丰富的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澳门东西方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等地饮食文化发达;大湾区现代、时尚和前沿的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非常发达,大型国际商品展、书展、科技展、文化交流展等展会活动不仅规模大、范围广,而且非常密集。这些优势条件奠定了建设人文大湾区、塑造大湾区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通过对大湾区人文精神内涵的提炼、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打造,“湾区人文精神”必将成为一种具有区域意义的文化共识,成为湾区人文化自信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人们识别“湾区文化”的重要符号。此外,大湾区内的广州、香港、澳门、珠海等城市都是各有特色的著名旅游目的地,拥有都市旅游、历史街区旅游、购物旅游、研学旅游、邮轮旅游以及休闲娱乐、养生保健旅游等产品体系;有国际航运中心的交通便利、“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优势,更有世界一流的旅游产品创意策划和开发生产能力,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非常雄厚的基础条件。

  总之,《规划纲要》站在构建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角度、从全球化视野出发,设定了大湾区发展的新远景,提出了粤港澳互补、协同、包容发展的新要求,确定了以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发展路径。把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城市群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令人期待。

(作者:王德刚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