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江区抓住“全域旅游”契机,在打造“悠游洛江”旅游品牌的路上,洛江大刀阔斧,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各项措施,全区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产业发展新跨越,有效助推乡村振兴。2018年,洛江区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86.35万人,同比增长19.9%;实现旅游收入25.57亿元,同比增长29.1%。全区旅游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市第三,并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省级乡村旅游经营接待单位”等荣誉。
(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整体环境
一是建立工作机构。成立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指导小组,以虹山乡、新东村、炉田村为试点,有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成立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聘请专家对区内景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创新、产品研发进行指导。二是加大旅游产业设施投入。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带动旅游企业投入,加快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区旅游导览图建设、游客中心规范提升、旅游交通标识牌完善等旅游项目落地实施。同时,新建设自驾露营地4个,新建旅游厕所26座,改建旅游厕所2座,基础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三是加大旅游招商工作力度。在全面梳理全区旅游招商项目的基础上,甄选出洛江桥南海丝古街区文旅开发项目、虹山全域旅游项目等15个项目,编制出《洛江区旅游招商项目手册》在各类推介活动上进行招商推介。其中,洛江桥南海丝古街区文旅开发项目、罗溪-虹山生态旅游项目纳入全市旅游重点招商项目。
(二)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一是启动“悠游洛江”旅游品牌打造工程。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突显旅游特色,培育旅游精品,方便游客游玩、购物、体验。现已逐渐形成涵盖口号、logo、伴手礼、经典路线、标识标牌、导览图、旅游手绘地图等系列产品的“悠游洛江”品牌体系。在各类对内对外宣传材料、旅游节庆活动、市场推介、行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等活动中积极运用“悠游洛江”口号、LOGO元素等形式,强化悠游洛江品牌塑造。目前“悠游洛江”旅游品牌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形象定位成效初显。二是做好旅游宣传推介。通过组织参加、主办、承办各种推介会近二十场引导企业“走出去”,做好旅游宣传推介,先后组织承办莆田泉州旅游推介会(洛江专场),主办洛江资源旅游晋江专场推介会,不断强化与客源地媒体、旅行社的对接,有效为洛江旅游引流,极大强化“悠游洛江” 旅游品牌。三是办好旅游节庆活动。以文化节庆举办为抓手,以举办旅游活动为亮点,并创新宣传营销形式吸引游客“走进来”。近年来,陆续举办“筑梦海丝·情系洛江”双阳异域风情文化活动、“520爱在洛江”东溪大型徒步活动、“见证洛江旅游新发展”党建+旅游公益走访活动、“为洛江旅游发展建言献策”党建+旅游座谈会、“悠游洛江”伴手礼认定活动等特色活动与虹山油菜花节、虹山农民丰收节、河市田园嘉年华活动、虹山地瓜节等节庆活动。如今,“悠游洛江”旅游品牌已具备一定社会认可度,形象定位成效初显。
(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行业监管。成立洛江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通过建机制、定制度、抓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将旅游监管常态化、制度化。针对游客一直很关心的旅游食品安全问题,率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景区景点及其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的通知》,加强全区旅游景区及周边食品和餐饮服务单位监管,成为全市典范。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牵头开展对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开、旅行社门市部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跟踪整改。二是改善旅游服务。举办“党建+旅游”讲解员志愿者培训班、“乡村旅游+电商”培训、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专题培训班、洛江区讲解员大赛、洛江区乡村美食大赛、文明旅游党员志愿宣传、景区公益走访活动等活动,通过竞赛改善旅游服务,通过培训强化人才队伍,通过公益树立文明新风。三是开展校地合作。与黎明大学签订校政合作协议。多次邀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侨大学、黎明大学等高校旅游专家与旅游企业业主共同探讨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