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重归教员主体地位,重构旅游教育导向
时间:2019年07月19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7月18日,由万豪基金中国旅游教育合作项目万礼豪程主办的第六届教学研讨年会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召开。戴斌院长应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重归教员主体地位,重构旅游教育导向”。全文如下:

  自九年前辞任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就没再系统谈论过高等教育的主题。这次专程来沪,因为王苗同志,因为她是我指导的博士生,更因为她对教学工作全心全意的投入。读了四年书,不是整天想着发C刊、拿基金、填表获名声,而是与万豪家族基金会和旅游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的志同道合者矢志于产教融合,致力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成长。在这个每个人都忙着发表的时代,还能如此坚持者,不多喽!做为一名至今有着大学校长梦想的国家旅游智库的领导者,掉几句书袋与大家共勉吧。

  一、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

  对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的把握,我们可以列出一堆数据,也可以说大众旅游、全域旅游、主客共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新词来。近期应邀为《前线》《人民论坛》《紫光阁》等理论刊物撰写评论文章,以及地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越来越来感觉人民旅游权利意识的觉醒及其实现过程,是我们梳理历史的理论硬核,也是谋划未来的实践指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出国旅游尤为人民所向往。尽管我们可以从二十四史、诗词曲赋和明清小说找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游历记载来,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诗是他们的,远方也是他们的,除了讨生活,我什么也没有”。真正近距离接触旅游、了解旅游,还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入境旅游。主要客源来自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无论是宏观经济背景、文化心理,还是消费能力,都远高于普通民众。如何服务好海外游客,以赚取宝贵的外汇,是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突破贫穷对我们想像力的限制,国家引进国际酒店品牌和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派出留学生和业务骨干“西天取经”。在解决行业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的同时,也形成了南开大学、杭州大学、西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本科院校,以及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校等高职高专为代表的专业教育重镇,以及陈钢、庄玉海、余炳炎、邹益民等一批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自如切换的专家学者。

  1999年国庆黄金周开始,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同时起步,国民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国民出游率的指标每五年增加1次。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迎接大众旅游的新时代”。2017年提出“全域旅游”,2018年则把出境旅游人次列入民生部分加以表述。在国家机构改革的进程中,撤销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一时成为热词。预计今年的国内旅游市场和旅游总收入将分别达到60亿人次和5.5万亿元,一个大众旅游、主客共享、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伴随着过去二十年国民旅游的蓬勃发展进程,资本和技术也在推动旅游领域的创业创新,如家、七天等经济型酒店,携程、去哪儿等线上旅游代理商,海昌海洋公园、长隆野生动物园等本土主题公园,以及港中旅、华侨城、首旅、锦江、岭南等旅游集团,已经成为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市场主体。

  大众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本土旅游企业的强势崛起,对旅游教育、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了新动能。2008年,在新组建的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全国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旅游局决定启动省部级科研立项和评奖工作。加上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教育部的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MTA教指委等机构的协同努力,旅游教育应当迎来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从可以填进各种评价表中的人才、奖项、基金、论文等科研成果,“双一流”“双万”“专升本”、精品课程、博士点等学科建设成就来看,似乎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抚去繁华和炫丽的数据,我只看见学者的光环和学术的江湖,却听不见教员的声音和教育的理想;只看到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一本又一本的专著,却听不见导游、计调、外联、店长、经理和创业团队中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声音;只看到高职中专技校对国赛、省赛中摆台等可以量化的“硬技术”的重视,却感觉不到教学团队对沟通、社交、态度、创造性思维等“软技能”的培养。直到,遇见你们。

  二、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韩愈先生写在《进学解》的两句名言,是要学习者思考学习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向,明确自己要什么,并为这个目标而持续精进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有了理想和责任,还得有担当的能力和长期的坚守,否则大学就会在社会互动和历史大潮的冲击下失去定力。这是我在高校二十年执教于一线和管理于高层的领悟。

  现在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翻译导游等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虽然层次有所不同,在假设前提和培养目标上却是出奇地一致。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就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那样,都是热爱本专业,将来也是愿意留在本领域发展的。殊不知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是为酒店、酒庄、米其林餐厅等家族培养传承人,我们是要通过读书实现阶层流动的。因此,高考志愿是沿着双一流、985、211、一本、二本、民办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的选择梯次下来的,怎么可能会有自然的专业认同感呢?大学又怎么可能不将学生对行业认同感放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位置,并在教学计划、课程和教材建设中置于基础地位呢?专业认同和职业规划缺位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又拼命拉升培养目标,专科要培养总经理,本科要培养企业家和创业者,研究生则要培养成名成家的院士、杰青、长江,都要做旅游领域的哈佛和中国的洛桑。事实上,3.9万家旅行社、2万家景区、数百万家旅游住宿机构,他们真正需要的却是有认同感、有情商并能够坚守的专业人士。在前期讨论和文稿写作的过程中,晋中学院的柴焰同志跟我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不能只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表述,更要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对行业发展的认可,以及未来的信心。之所以能有这个认识,应得益于她做过大学生村官,对国情有切实了解所至。

  今天,无论旅游还是教育,都已经进入了权利普及的大众化时代,大学生早已经不是什么“天之骄子”,甚至也不是“社会精英”,而是经由2-4年的专业学习和生产实践,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所需要专业人士。虽然都曾经有过白马西风的公主梦和杖剑天涯的“中二病”,并为此而付出过全部的青春与才华,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多年以后,还是会活成油腻大叔和广场舞大妈。就是现在的“青椒”和“青稞”,都能成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学者和院士吗?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得不到教授的学衔。那么多的校园讲座都是C刊主编来说怎么发论文,科研基金、学科建设、教学成果评审领域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学术大牛来讲怎么拿项目,却没有人来讨论如何讲好一门课,如何指导学生在生产一线的实践,如何与业界同行和互动。这不正常啊,同志们。无论是中国的书院、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德国的洪堡大学,还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现代大学,都是把人才培养放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前的。现在大学把科研和发展看得太重了,教员把成名成家和名利双收看得太重了。事实上,有些梦想是我们如何付出都无法实现的,有些目标是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的。那又如何?吐槽或者不吐槽,生活都在继续,社会还是要发展的。还是要回到教学中心上来,回到生活本身上来,才能真正找回教员的主体意识、职业尊严和生活的快乐。

  三、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弟子对孔子的赞誉,也是孔子对自己和教员的要求。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那是可以天、地、君、亲相并列的师者形象啊。大家都是在高校做教员的,教员是大学的教学主体,我们的一言一行,包括网上吐槽,聚会说段子,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影响旅游业者,不可不察也。

  前段时间收拾旧物,打开二十多年前负芨南开时的读书笔记、课程论文和教授们的评阅意见。无论是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作业,还是百余字的评语,都是手写,区别只是墨水的颜色吧。那时大学很简单,没有本科教学评估,没有“双一流”“双万”“精品课程”计划,除了填写学生的成绩单,基本上也没有表要填写。没有动不动冠以“中国”的什么研究院,外出开会交流,填写登记表和通讯录,就老老实实地写安徽财贸学院贸易经济系旅游管理教研室。平常的日子,就是一本书接着一本书读,一门课接着一门课教,一篇文章接一篇文章写。总觉得吧,农民种地、工人做工、教员教书,都是再自然不过的本分。至于多年以后能否像毛竹那样,前三年只长几厘米,之后六周就长到15米去经风历雨,那是时代、人民和组织的事情了。

  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同仁,全国有数万名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餐饮、礼仪的大中专院校的专业教员,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无非认真教书、认真备课、认真指导,做个学生认可,自己心安的教员。这就很好啊!教员的职责本就是好好教书,培养好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让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和旅游产业的专业人员,而不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成名成家。真想做研究或者经商办企业,就去科研机构,或者直接去创业就好了。又何必顶着大学教师的头衔,却成了各个场子蜻蜓点水的华威先生呢?作家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也害了多少人。

  如果要做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也要走进丰富多彩的产业实践,和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从业者在一起,与他们同行,为他们服务。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哪怕只是帮助一个村子,一间民宿,一个家庭因旅游而受益,也是极好的。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实践,自觉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地教好学生,心平气和地活得像个读书人的样子,就完全不必为那些除了编辑和作者就没几个读者看的所谓C刊论文而焦虑。

  希望同志们退出职场的那一天,可以无愧也无悔告诉后人:那时我们年轻,我们平凡,也不富有,可是那些认真教书的日子,努力前行的样子,真得很美!

  作者:戴斌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作者:戴斌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