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平区立足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以“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三种模式重推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生态+文化”模式。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如西芹镇高坪景区以A级旅游景区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充分发挥该村竹海、奇石、云海、民俗等生态资源优势和乡村民俗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和生态融合发展。目前该村已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景区门坊、水尾廊桥、五圣庙、月亮湾、群杉荟萃、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生态步游道、旅游标识标牌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和景点。同时,该村充分挖掘爱情婚恋文化、南剑戏、畲歌等文化资源,连续举办十一届高坪民俗文化旅游节,从而推动了以生态和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繁荣发展,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今年1—6月,高坪村共吸引游客8.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1.46%。
二是“景区+农家”模式。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农事体验项目,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形成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由传统观光向现代休闲转型发展。如四鹤街道上洋村依托南平溪源峡谷景区,围绕生态避暑养生和农家情趣主题,目前已培育农家乐经营户50余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建成望谷山庄、中岩瀑布山庄、九龙瀑山庄、老驴山庄、溪源农家饭庄等省三星级旅游经营单位8家,益康农业休闲园、下村葡萄采摘观光园等休闲农业观光园6个,每年举办萧公民俗文化节、桃花节、葡萄采摘节等农事节庆活动5场次。“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农事节庆及民俗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模式带动了景区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今年1—6月,该景区农家乐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
三是“农庄+游购”模式。以城乡互动为抓手,着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休闲大农庄,在休闲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平台,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打造集休闲、观光、购物等于一体的游购式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延平区已初步开发了南山村尾长富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区、王台新天地百合生态休闲园,这2个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区均位于南平城郊。南山村尾长富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区以省级观光工厂长富牛奶第十四牧场和“武夷方田”原生态蔬菜种植基地为核心,在观光区内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参观奶牛和挤牛奶全过程,而且可以现场采摘新鲜蔬菜、瓜果,参与制作奶茶、奶酪、牛奶水果沙拉等DIY活动,并购买各种长富牛奶产品和原生态蔬菜、水果等。王台新天地百合花生态休闲区,则做足百合花文章,该农业生态休闲区辟有百合花种植观赏区、百合文苑百合科普展示区,让游客在欣赏百合花和百合花科普知识外,兴致勃勃地掏钱购买百合花和百合花养生茶、百合花枕头等各色伴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