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共永泰县委、永泰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永泰县委宣传部、永泰县乡村振兴办公室、永泰县农业农村局、永泰县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承办的“2019海峡两岸乡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福州融侨皇冠假日酒店圆满举办。30余位来自海峡两岸的政府和企业负责人、学术专家、社会创新实践者参与研讨近500位嘉宾出席。
本次研讨会旨在探索多元互动、发掘乡村竞争力、共续乡村美好的思想碰撞、实践分享和资源对接。研讨会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主题午餐会、集市活动等形式,对乡村顶层规划、乡村设计力、内外部力量融合、信用与乡村金融、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在乡村落地应用等7大主题近30个小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蒋金明、永泰县长雷连鸣,分别作为指导单位和主办方代表在会上致辞。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刘维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翔宁等三位嘉宾进行了主题演讲。
高俊才老师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导》为题,将中国乡村顶层规划设计做系统讲解,着重讲述产业振兴的路径和方法;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共享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刘维公老师结合台湾“凤梨酥”产业的发展、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在永泰的实地调研,诠释《设计力:让世界爱上乡村》,认为“重视美感,是乡村发展一定要有的创新思维”,设计力可以更好的呈现、释放乡村之美,提升农业价值。
李翔宁老师曾是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通过从福州到肯尼亚的视频连线参与研讨,以《眺望:“我们的乡村”》为题,从诗意栖居到乡土制造,从文化实践到自在游憩,从社区营造到开拓创新,描绘出中国新时代乡村的发展趋势和作为未来空间探索延展的可能性。
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绍庆主持《乡村的未来:外部力量与在地力量》圆桌对话环节。新华社瞭望智库乡村振兴演讲中心主任王先知、台湾薰衣草森林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村煌、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亚明博士、乡伴创客学院院长/创始人顾军、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武夷山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祥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第一书记夏兴勇等7位来自海峡两岸、不同领域的专家与实践代表,展开深入讨论,分享对乡村的观察、自身参与乡村建设的项目和行动。乡村是所有人的乡村,政策、资本、学界、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创新力量的进入,与在地力量有效协同,共建共享乡村。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郭明社老师发表了《诚信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主题演讲,分析农村金融难题,并提供以开发性金融解决此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台湾著名策展人胡朝圣老师围绕《永续经营:乡村的多元面貌》主题,从艺术与人的角度出发,分享乡村在时间进展下课呈现的多元面貌,讲述艺术与社区、艺术与闲置土地、艺术与农村等的案例;他认为社区经营就如教育一样,需要长时间持续的培养、累积,才能逐渐地看出成果;艺术进入社区或农村,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与桥梁的功能,以艺术创意的作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会文创协会福建会长郑崇勇主持《乡村竞争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圆桌对话主题,福建省海峡文旅产业协会会长石伟,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曾章团,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顾问吴福顺,非遗星球创始人邓佳雯,北京印指数公司负责人陈晓翌,永泰返乡创客青年卢金光,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顾问岑晓华等嘉宾参与讨论。嘉宾们分享了大数据在乡村治理、乡村产业链在县运营的实践,探讨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并对乡村特有的古村落、非遗、民俗、农耕等文化要素的价值挖掘和产业开发做深入讨论,以科技和文化之力,促进乡村三产融合,提升乡村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增强交流互动、促进乡村振兴路上的同行结伴,本次研讨会还特别举办“大家一起聊”主题午餐会,共有12个议题,包括“年轻人回家乡做什么?”“媒体力量如何支持乡村?”“文创产业如何导入乡村?”“农村电商如何有效带动村民生机发展?”等,每个议题有1至2位分享专家,10至15位参与者,在轻松的氛围下,与专家面对面,答疑解惑。
研讨会期间,还开展了“宜夏”农晓时乡村好物集市。集市全方位地向来宾展示福建乡村别具一格的本地物产与农业文创产品,以物为媒,将乡村之美带到与会嘉宾身边。未来七代志·农晓时的“在县中台”模式将在永泰落地,通过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实现永泰县域农业产业链在县运营,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