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深刻认识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的重大意义
时间:2019年09月10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工作期间,笔者多次参与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相关调研、起草、论证等工作。今年6月28日至7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作为文化法治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笔者非常高兴看到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立法的核心本质,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达到引导和保障社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之目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是文化领域一部重要的基础性法律,它的制定必将对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普遍深远和持久的影响。结合对草案文本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刻认识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的重大意义。

  第一,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草案的立法目的就是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草案在发展方针中明确规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双轮驱动之一,承担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不断繁荣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第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草案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列入发展方针,明确鼓励创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鼓励和支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起到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有助于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第三,聚焦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草案充分体现了中央和各部门近年来在文化内容创作生产方面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为核心,着力构建促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的机制,尊重和保障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创作自由,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作生产和提供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种类丰富、业态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第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草案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执法,建立文化市场诚信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同时履行好政府引导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有效维护文化安全。为有效规范政府行为,草案还明确规定了政府工作人员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为文化企业自主经营、健康发展提供引导和保障。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草案明确提出鼓励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设立文化企业,尊重各类文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主经营权,保障其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同时,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央促进“双效”统一的制度设计,对文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出明确要求,鼓励文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社会效益,规定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以及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草案还注重对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的系统梳理和评估,把行之有效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价格、科技、人才、对外投资等方面政策法定化,发挥其激励和保障作用,通过文化经济政策对文化企业发展予以保障和扶持。

  文化产业促进法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基本法,是整个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繁荣兴盛的重要法治保障。起草工作历经数年努力,反复调研、讨论和修改,形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草案,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共识。笔者相信,在各方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下,草案文本将会进一步充实、完善,更加符合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和需要,文化产业促进法的正式出台指日可期。

  (作者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

(作者:朱兵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