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延平区240余个行政村的大小礼堂基本废弃,它们有的成为牛棚猪圈,有的成为农民堆放杂物的场所。如何变废为宝,积极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呢?今年以来,延平区结合各村旅游资源特点,利用库区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资金,大力改造农村文化礼堂,使昔日“烂礼堂”变成文旅融合的“新景点”。
巨口乡九龙村礼堂是延平区改造旧礼堂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的典范。巨口乡利用全国综合改革试点资金,围绕“艺术唤醒乡村”主题,引进上海同济大学阮仪山基金会,吸引20多名中外艺术家到九龙村进行艺术创造,重点将村部礼堂打造成集展览展示、舞台表演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礼堂。目前,该礼堂二楼10余间房屋集中展示了中外艺术家们创造的100余个独具创意的艺术作品。礼堂一楼则集中展示巨口乡50多幢造型各异、规模宏大的土厝建筑模型,并搭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大舞台,集中表演南词、南剑戏、畲歌等延平非物资文化遗产和各种民俗活动。目前,该礼堂已成功举办了延平乡村旅游艺术季,吸引了2万余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
有闽北“小九寨”之称的茫荡镇三楼村,则把村部礼堂改造成“美丽三楼风光展示馆”。村两委干部不收慕名来这里拍摄风光的摄影家们一分钱,还免费提供食宿,被感动的省内外摄影家们主动将他们镜头下的爬满青藤的古街、古巷,壮美多姿的梯田,五彩斑斓的红河谷,千姿百态的古樟树以及村民在田间耕作的原始场景和民俗风情,经过冲洗筛选之后展示在村部礼堂内,向来村里旅游的广大游客展示三楼村美丽的风景和奇风异俗。如今,三楼村已经成为闽北小有名气的摄影基写生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避暑、休闲、度假、采风。
樟湖镇上坂街则将文化礼堂改造成樟湖崇蛇文化展览馆,通过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向游客展示樟湖崇蛇民俗的由来和演变,崇蛇文化与闽越文化之间的传承,崇蛇民俗活动图片,以及各种蛇工艺品、蛇灯、祭蛇活动道具等。前往参观的游客们无不对樟湖镇奇特的崇蛇民俗啧啧称奇,吸引他们带着亲朋好友参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办的樟湖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