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愁
时间:2021年09月06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据报道,近年来,江西瑞金华屋村在开展乡村建设同时,注意保存少部分老屋,按照“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的原则,避免千村一面,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各地在推进乡村建设上取得可喜的成效,显著变化之一就是许多农村百姓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楼房。

  推进乡村振兴并不是一味地折旧建新,而是要将各地一些优秀的文化元素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在不摒弃乡愁的同时,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践证明,这也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措施。江西瑞金华屋村在开展乡村建设同时,坚持让红色典故活起来、红色IP火起来、红色文旅强起来。当地修建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烈士林、观光步道等设施,通过发展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让昔日贫困的山旮旯变成文旅融合发展的小康村。

  笔者认为,各地在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等过程中,对一些古屋、古桥、古坊、古院落、古戏台等,不要一拆了之,更不能把旧的东西全部拆光扔尽。

  乡愁,是一种美丽的风景。特别是家乡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能触景生情,让乡愁变得具象而浓烈,即便海角天涯,也总是让人魂牵梦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乡愁变得可感可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更是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诗情画意的新农村图景。

  美好的愿景转化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当务之急是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少一些大拆大建,多一些风貌保留,少一些千篇一律,多一些乡土味道。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尊重乡村个性、发展条件与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居环境改善。

  期待各地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乡风文明和谐、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蓝图逐渐成为美丽现实。

(作者:刘纯银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