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项目,继续推进六大工程。今年共安排项目20个,总投资291.2亿元,至2011年底累计完成投资74.320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1.9198亿元。其中:A级景区提升工程3个,总投资1.18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850万元;滨海旅游开发工程4个,总投资134.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7.2307亿元;文化旅游创新工程4个,总投资88.31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5.1541亿元;星级酒店提升工程4个,总投资10.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71亿元;温泉旅游开发工程2个,总投资36.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亿元;乡村旅游富民工程3个,总投资2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2亿元。
(二)抓亮点,开展酒店建设竞赛。通过开展以“比投资、比投产、比建设、比氛围、比成效”为主题的“五比”竞赛活动,确保2012年底有一批高星级标准饭店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制定了竞赛活动方案,成立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市旅游局牵头,成员包括市政府办、市旅游局、市建设局、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市五战办等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旅游局。竞赛实行月度报告、季度督查及年终综合考评制度,对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的责任单位,由市委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将酒店建设纳入对各县(市、区)开展“五大战役”的综合考评内容。
(三)抓精品,打造国家旅游度假区。今年东山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了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行动。漳州市局将把支持东山打造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一项精品工程来抓。指导抓好旅游专项规划制定。重点指导编制《东山生态旅游岛专项规划》、《东山国际旅游海岛建设总体规划》,制定风动石—塔屿景区修建性规划、马銮湾—金銮湾详细性规划,留足旅游在专业规划中的发展空间。支持核心景区风动石景区的整改提升。重点加快关帝文化广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增进了景区的独特文化建设和建筑景观的协调,启动建设景区二期海滨木栈道,木栈道延伸至景区整个外环,进一步扩大景区容量。支持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庄园国际大酒店、漳州马里兰大酒店、金殿海景大酒店五星级主楼等在建项目按时序进度建设,确保年内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试营业。指导扶持推出渔家乐、农家乐项目,争取引进旅游商品市场、游乐场、酒吧等特色项目。
(四)抓策划,扩大旅游节庆影响。近年来,关帝文化旅游节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已经提升为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及漳州旅游节的子项目。每年都有众多海内外学者、宗教人士、关帝信徒、各界人士都踊跃参加,前来朝圣、挂香的台湾同胞,更是络绎不绝。今年漳州市旅游局将继续重点打造关帝文化旅游节,在节庆包装策划、宣传推介、项目招商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把关帝文化旅游节培育成海峡两岸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除传统活动外,还计划4个创新项目,分别是福建省百名书画家·道周故里行、第二届东山-金门-澎湖三岛合作论坛、两岸关帝文化信仰联合申遗启动仪式、央视品牌·东山国际旅游海岛专场晚会等。其中,特别是大陆四大关帝祖庙(山西运城、河南洛阳、湖北当阳和福建东山)与台湾关帝庙联合申遗,将扩大了关帝文化旅游节的国际影响力。
(五)抓品牌,推动景区品位形象。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景区品质,完善休闲娱乐配套设施。重点培育并巩固提升拳头产品,支持福建土楼(南靖)旅游区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国家5A级旅游区金子招牌;指导和督促长泰古山重景区和东山马銮湾滨海旅游区等景区要继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创建国家
(六)抓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力度,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认真抓好旅游安全各项工作,开展旅游安全专项检查,消除旅游安全隐患。严格审核,把住旅行社设立质量关,做大做强出境游组团社,加快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旅游协会的自律作业,开展评选“漳州市诚信旅游企业”活动。开展旅游行业服务人员技能培训和大赛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绩效考核,推进平安旅游工作,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七)抓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尽量引进一些急需紧缺的旅游专业人才,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充实中层力量,建立干部考核机制。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的契机,实行出勤奖励制度,提高现有队伍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旅游教育培训。推动全市旅游行业培训和旅游线路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探索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引进渠道,优化旅游队伍人才结构,满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