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新闻资讯
网络名人牵手行动丨泉昌携手网聚新声!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在福建泉州圆满落幕
时间:2025年07月15日信息来源:泉州网信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山海为证,文脉相连。7月4日,“泉昌携手 网聚新声”昌吉市网络名人泉州行活动在福建泉州启动,本次活动由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泉州市委网信办、泉州市文旅局、昌吉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新疆昌吉与福建泉州的正能量网络名人齐聚一堂,以“云端使者”的身份,共同开启一场为期一周、极具深度与温度的文化交流之旅。

出发!当“亚克西”遇上“鲤好”

7月3日清晨,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齐聚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带着精心准备的馕饼、列巴、蟠桃、哈密瓜、羊腿、椒麻鸡等新疆特产,满怀期待踏上航班。  

“这次非常有幸参加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和昌吉市委网信办举办的‘泉昌携手 网聚新声’活动,让我来到这座‘爱拼才会赢’的城市。这次去泉州也展示了我们昌吉的风土人情,也有助于我们学习泉州在网络传播方面的先进经验!”@苏苏胃苏苏在机场兴奋地说道。 

第一站:听晋江故事

7月4日上午,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走进晋江经验馆,深入了解“晋江经验”背后的故事。“探访晋江经验馆,我深刻感受到一座城市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崛起,这座县级市从‘高产穷县’到全国经济强县的华丽转身让我无比震撼。”@董事质检员感慨道。

红砖古厝错落有致,燕尾屋脊高高翘起。下午,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大家漫步在石板路,欣赏着精美的建筑雕刻,感受着闽南红砖建筑的独特魅力。

第二站:读海防史诗

离开晋江后,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前往以石雕艺术和惠安女文化闻名的惠安。崇武古城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地标,是他们此行的重点参访地。

崇武古城始建于明代,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海防古城。大家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这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军事要塞。他们沿着城墙行走,抚摸着那些历经风雨的砖石,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古代战场的金戈铁马声。”@阿迪莱咯说道。大家纷纷点头,被这古老建筑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所折服。在古城内,他们还参观了各种古建筑和民俗展览,了解了惠安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那些精美的石雕、传统的惠安女服饰和独特的民俗表演,让大家对惠安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站:品特色美食

文化交流,怎么能少得了美食?在惠安的晚上,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来到了知名博主@我有四个姐家中,一场跨越4000多公里的“舌尖上的对话”就此拉开帷幕。

新疆抓饭vs闽南咸饭、椒麻鸡vs姜母鸭、碳烤羊腿vs咖喱牛排……是美食PK也是南北文化交流,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美食交流后,气氛愈加热烈。大家纷纷换上新疆传统的民族服饰,随着音乐,在院子跳起了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惠安的四位姐姐也加入其中,学着新疆舞的步伐跳了起来,现场欢乐不断。

第四站:寻“援疆答卷”

7月6日上午,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来到德化农优产品展销中心(邮政馆)暨闽疆文化馆。馆内陈列的新疆特色农产品与福建本地优质特产相映成趣,清晰展现了泉州产业援疆的丰硕成果。从昌吉的优质瓜果、特色手工艺品,到通过援疆渠道进入福建市场的新疆好物,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泉昌两地跨越山海的协作情谊。

“没想到在4000公里之外的德化,能看到这么多熟悉的新疆特产,更能直观感受到泉州对昌吉的帮扶力度。”@刘昕曈-曈吃同行拿起展柜中的昌吉番茄汁,感慨道,“这不仅是产品的流通,更是两地人心的相连。希望新疆的产品越走越远。”大家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援疆印记”,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泉昌协作的务实成果。

第五站:看世界瓷都

在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泉州行的行程中,德化陶瓷博物馆又是一重要站点。这里不仅沉淀着千年瓷韵,更让远道而来的正能量网络名人亲身触摸到白瓷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步入德化陶瓷博物馆,古窑遗址的斑驳痕迹与现代瓷艺工作室的明亮光影交相辉映,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循着历史脉络,对“世界陶瓷之都”的美誉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最令人期待的环节,莫过于亲手体验白瓷制作。在专业瓷艺师的指导下,大家围站在工作台前,拿起瓷泥,尝试揉泥、拉坯。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考验着对力度与平衡的精准把控。“原来一件精美的白瓷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亲手做过才知道其中的不易。”@网上新疆擦了擦手上的瓷泥,笑着说,“这种体验太珍贵了,回去后一定要把这份‘瓷趣’分享给粉丝,让大家也感受这份跨越千年的匠心。”从旁观到参与,从了解到共鸣,德化白瓷之旅让大家不仅收获了文化素材,更在亲手创作中拉近了与泉州传统技艺的距离。

第六站:沉醉渔村古韵

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漫步充满烟火气的泉州蟳埔,沉醉在“头顶花园,脚踏蚝壳”的别样风情,感受着这座千年渔村独有的文化密码。

“第一次见到用生蚝壳建的房子,太神奇了!”@金好看忍不住伸手触摸墙面,指尖划过贝壳的纹路,仿佛触碰到了渔村与大海相依的岁月。

更令人惊艳的是蟳埔女的“头顶花园”。大家兴致勃勃地体验了簪花围这一特色民俗,在泉州正能量网络名人@蟳埔女晴天的帮助下,插上清香的茉莉花、三角梅,瞬间融入渔村的鲜活画卷。“新疆姑娘爱穿艾德莱斯绸,蟳埔女爱簪花,都是把生活过成了艺术!”@阿迪莱咯对着镜头笑道。镜头里,新疆风情与闽南韵味在笑容中自然交融,记录下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邂逅。大家表示,要把蟳埔村的独特风情分享给昌吉的网友,让更多人知道这座渔村的故事,让泉昌两地的文化交流在这些鲜活的细节中愈发深厚。

第七站:触摸海丝魅力

活动最后一天,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沉浸式领略了泉州作为“海丝起点”的多元魅力。“原来古代的泉州就如此开放包容,海上丝绸之路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的泉昌协作也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兮涵感慨道。镜头下,那些融合了中外风格的文物,成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的最佳见证。

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家驻足于非遗展品前,详细了解各项技艺的传承故事,还与非遗传承人代表交流,询问技艺传承的现状与创新探索,对泉州“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有了深刻认识。此行让昌吉市正能量网络名人不仅触摸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印记,更在非遗传承中看到了文化延续的力量,为泉昌两地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意义。

正能量网络名人作为网络文化传播的使者,通过各自独特视角与影响力,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泉昌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短视频,结合官方媒体宣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不仅将泉州的文化魅力展现给昌吉人民,也将昌吉的风土人情介绍给泉州人民,搭建起昌吉与泉州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