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4日,由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南平市文旅局指导,木垒县委宣传部、木垒县文体旅局主办的“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武夷天山行 非遗进木垒’”系列活动在新疆木垒县热闹展开。应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邀请,南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20余位会员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以实物展示、互动体验为载体,给木垒县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鉴赏、细心体验。
大家在剪纸展台前展示剪纸作品 黄琼琼/摄
剪纸展台前,昌吉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范淑娥捧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的作品细细端详,浦城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雄浑,又有南方剪纸的柔美。周冬梅现场展示剪纸的剪、雕等技法,纹路细到能透过光;范淑娥的木垒剪纸则带着西北的粗犷,哈萨克族姑娘的长裙、骏马的鬃毛,都以浓墨重彩般的线条呈现。“原来剪纸能‘刚’也能‘柔’!”范淑娥拿起剪刀,跟着周冬梅学起浦城剪纸,两位传承人一剪一刻间,南北剪纸艺术正悄悄“联姻”。
人们在观看监本印刷展示 黄琼琼/摄
建本展台前,黄刚、翁平伟两位民间艺术家为木垒当地居民送出100余幅“年年有鱼”拓印作品供不应求。黄刚说,建本印刷这“两把刷子”在木垒要舞到位、出精品,没有“援疆”精神肯定出不了精品佳作,木垒空气比较干燥,墨水干湿度不好把控。翁平伟说,原以为建本印刷是这次“文化润疆”活动最简单的活,倒成了需求度高、最精益求精的闽北民间艺术展示。
民间艺术爱好者围观茶艺展 黄琼琼/摄
茶艺展是闽北民间艺术的重头戏,南平市民协秘书长吴彩霞和助手们着宋代美女盛装,手轻筅重,指绕腕旋,鲜白咬盏的视觉效果立现,在黑釉盏面形成的绵密泡沫上以水作画写出“南木一家亲”,吸引了许多木垒民间艺术爱好者带孩子围观。
“武夷天山行·非遗进木垒”专场演出 黄琼琼/摄
日行万里,当西北的大漠孤烟遇上闽北的金丝宝碗时,南木一家亲的序幕徐徐拉开了,这次闽北民间艺术在木垒的展示,让木垒民间艺术爱好者们近距离感受到闽北民间艺术的不同技艺,零成本获得了闽北民间艺术精品。这次未在现场展示的民间艺术精品还将以不同形式在木垒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