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协办的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水下考古国际培训班暨第十期全国水下考古培训班在岚结业。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周君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出席结业仪式。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主持结业仪式。
在培训汇报环节,现场通过纪实视频展示学员在平潭海域进行的沉船测绘、潜水实操等核心课程成果。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15名学员和6名国际学员在平潭进行了为期100天的实习培训。本期培训成果丰硕,顺利完成水下考古工作各流程课程和平潭老牛礁及其周边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采集出水文物标本157件套,为沉船遗址性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傅柒生指出,福建是海洋文明的重要节点,平潭更是水下考古的重镇。本次水下考古国际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水下考古解密文明密码的独特价值。希望学员们做水下考古的探路者、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文明互鉴的摆渡人。福建将始终把水下考古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研究者搭建平台。诚邀各位常回福建、多访平潭,共同为水下文化遗产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周君生充分肯定了第十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学习成果,并感谢实验区对培训班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将以本次培训为起点,积极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参与本期培训的国家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设立古代沉船考古、陶瓷贸易网络、航海技术传播等国际开放课题,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深化资源共享与研究合作。中国将持续举办水下考古国际培训班,欢迎各国同行来华参与工作,共享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