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理响中国】习近平经济思想原创性贡献如何理解和把握?
作者:王一鸣 日期:2025年08月06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体:   点击数:   
核心提示: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家谈 【理响中国】习近平经济思想原创性贡献如何理解和把握?

  编者按: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原理性贡献,分享真知灼见、进行深入交流。就此,我们摘编研讨会上学者观点,以飨读者。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定的时代背景铸就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性、原创性、系统性,赋予习近平经济思想特有的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和现实鲜活度。


  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范畴。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范畴,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新质生产力等。这些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范畴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在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元素”。


  提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原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一是创造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习近平经济思想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刻回答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二是创造性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并从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宏观经济循环等方面阐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理论为新时代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是创造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个原创性基本范畴,也是原创性理论成果。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明确了新阶段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创造性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深刻阐明了自主和开放、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对在日趋严峻复杂挑战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形成具有原创性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等就是“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探索创新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绿色发展规律、开放发展规律、共享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集成,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原创性、系统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理论范式,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特征、本质要求、动力、方式、路径和世界意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具有原创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文字根据作者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的发言整理,根据学习时报刊载内容校对,内容略有调整】



Tags:
编辑:wxh
专题报道  |  新闻中心  |  网站建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