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活动搬到古厝大院、田间地头;摄影达人在山庄田野,手把手教学员捕捉云海雾霭镜头;藏着永春非遗、民间故事的文创产品在文化礼堂点亮一隅……如今,在永春乡村间,文化特派员的身影随处可见:文化不再只是装点乡村的“风景线”,更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源”。
据了解,今年7月以来,永春县启动文化特派员派驻工作,首批22名特派员直达基层,这群兼具专业技能与满腔热忱的工作者,以“文化赋能”为核心,通过策划特色活动、挖掘本土资源、培育文化人才,让千年非遗“活”起来、乡村美景“火”起来、群众生活“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活动搭台:让乡村魅力“看得见”
近日,在呈祥乡醉风园,一场“我与呈祥超合拍”的公益摄影沙龙举办。该乡西村村文化特派员吴锦明手把手教摄影爱好者、在校大学生、乡村干部调整相机参数,拆解“低角度拍梯田层次感”“日出时分抓光影细节”等实用技巧,带领参与者沿着步道,寻找最佳拍摄点位,让摄影学习与乡村美景探索无缝衔接。
“以前随手拍家乡,现在才懂怎么捕捉它的韵味。”大学生陈铖浩说,吴老师的指导让他对摄影的兴趣“瞬间拉满”,今后会用更多的镜头记录家乡。吴锦明告诉记者,此次参与者拍摄的梯田晨光、村落烟火气照片将整理成呈祥乡“影像档案”,作为对外宣传的“活名片”。他将挖掘更多拍摄“打卡点”,用镜头讲好冬瓜、佛手瓜、高山绿色蔬菜的种植故事,让农产品借“光影力量”打开销路。
这样的文化活动,在永春乡村遍地“开花”。在石鼓卿园村,文化特派员郑春生联动五里古街、北溪文苑等周边文旅节点,策划“十里桃源・卿园”夜间文化活动,打造烟花观赏项目,激活了乡村夜间经济。
第二届永春乌髻文化旅游推介系列活动中,文化特派员推动的文旅融合项目亮眼:环雪山露营基地、乌髻静心民宿等新项目亮相;10个文旅项目集中签约;“圣小女”IP文创产品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