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泉州AI艺术展开幕式。泉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外国嘉宾正在参观展览。泉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9月18日晚,“AI无界·艺术共生:2025世遗泉州AI艺术展”在泉州威远楼开幕。展览以“AI无界·艺术共生”为主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新解读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遗产,构建一场科技与艺术、传统与未来的深度对话。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0月29日。
“AI与艺术的融合为世遗泉州注入新活力。”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介绍,此次展览以人工智能为媒介,将天后宫、开元寺、伊斯兰石刻、木偶戏、南音等泉州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态数字作品,生动展现文化遗产之美与科技温度。他邀请更多艺术家来泉州采风,用AI艺术呈现泉州世遗底蕴和“一带一路”发展新图景。
国际著名整策师陆蓉之高度评价展览的学术价值与世遗泉州的创新精神,认为其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前瞻视野,也为当代艺术生态注入了活力。陆蓉之特别提到,展览通过多元媒介的融合呼应了时代精神,并寄语创作者持续突破边界,共同推动文化未来的新发展。
据了解,此次展览为游客展示了近百件多元科技艺术作品,涵盖AI交互、影像、灯光、声音等沉浸式空间的科技艺术体验。本次展览还聚焦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以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AI生成艺术将开元寺、洛阳桥等标志性文化符号转化为富有现代视觉语言的数字艺术作品,再现古城千年风貌的同时,赋予其崭新的生命力。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实验,更是一次文化共创的实践。通过开放的AI创作工具,观众可参与生成具有泉州文化特色的个性化数字作品,实现“人人皆可数字创作”,推动全民艺术共创生态的形成。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丰富的历史遗存与文化积淀成为AI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本次展览借助人工智能的“笔触”,引领公众在光影交织中感受泉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