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新闻资讯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隔五年再度登鹭 连演四场
时间:2025年09月23日信息来源:厦门晚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隔五年再度登鹭 连演四场

《永不消逝的电波》向观众呈现电影级舞美。 

  随着舞台上传来熟悉的“嘀嗒”电波声, 9月18日至20日,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隔五年再度登陆厦门,在闽南大戏院连演四场。扣人心弦的谍战叙事、细腻动人的情感刻画,为鹭岛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将观众拉回那个黎明前的隐秘战场。

  电影级舞美让人沉浸 光影里藏着细腻巧思

  作为拿下“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的巅峰之作,《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公认的“中国舞剧天花板”——巡演超700场。它以李白等革命烈士为原型,塑造了李侠、兰芬等经典角色,展现我党隐秘战线人员丰富博大的内心世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937年,27岁的李白赴上海开展秘密电台工作,与裘慧英从“假夫妻”到真伴侣,潜伏12年传递关键情报,最终在上海解放前夕牺牲,留下“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最后电波。

  舞剧没有刻意拔高英雄,反而用亲情、友情、爱情勾勒出英雄的形象。狭小阁楼里,李侠与兰芬相互整理衣襟,报社秘书攥紧报纸的机警、黄包车夫弓背拉车的忠勇、卖花姑娘挎篮叫卖的天真,群像舞段一次次揭开谍战迷雾,让观众在紧张剧情中看见革命者的真实生活。

  大幕拉开后,电影级舞美让人沉浸:26块可移动景片随剧情切换,石库门、暗室、街头无缝转场;切割光线与多媒体交织,将舞台变成时空交错的胶片;雨夜,LED成像灯仅勾勒出演员上半身与雨伞,蓝色光“线”暗喻解放前夕的阴霾,极简光影里藏着细腻巧思。

  “红围巾”表达不同意象 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

  《永不消逝的电波》突破传统舞剧线性叙事模式,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复合型舞台时空,巧妙打破时空界限。例如李侠在战友牺牲现场搜寻情报时,兰芬正乘三轮车离去,两段不同场景的剧情通过灯光与隐形幕布的配合,在舞台上形成双光区同步呈现——左侧李侠冷静推理,右侧兰芬沉浸恐惧,让观众同时感知两人的情绪张力。

  很多观众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一个细节,一条“红围巾”的意象:清晨兰芬为李侠围上这条红围巾,小裁缝为掩护李侠,戴上红围巾被特务杀害,它是血泊中的勇气;上海解放后,兰芬抱着婴儿颈间的红围巾,又成了对英雄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

  该剧被誉为当代舞台艺术与电影美学交融的典范,舞台灯光精准营造氛围,雨夜的冷冽、阁楼的温暖、街头的喧嚣与暗室的紧张,皆在光影流转中生动呈现。

  链接

  本次再度登鹭 依然受到热捧

  五年前,《永不消逝的电波》第一次来厦时,开票12小时票房就突破50万元。

  本次再度登鹭,依然受到厦门观众追捧,上周六的一场,开票当天门票就全部卖光。另外三场演出,门票也接近卖光。


(作者:记者 林晓云 图/卡卡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