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高甲戏《审陈三》剧照。(金莲陞 供图)
9月的闽南戏曲舞台再迎重磅新作——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精心筹备的青春版高甲戏《审陈三》,9月27日、28日连续两晚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上演。当锣鼓声响起,观众不仅重温了陈三与五娘的经典故事,还感受到年轻一代戏曲演员对高甲戏传承发展的创新实践。此次复排得到厦门市国有文艺院团创排专项资金的支持。
作为高甲戏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审陈三》自新中国成立初期便以其浓郁的闽南风情和生动的人物塑造,成为深植于观众心中的文化记忆。1960年,该剧作为国庆献礼剧目晋京演出,先后在上海、济南、武汉等九大城市巡演,让高甲戏的艺术魅力响彻大江南北;1985年,高甲戏《陈三五娘》三部曲拍摄成电视戏曲片,在闽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引发观剧热潮;1996年,重新改编的《审陈三》在第4届中国(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会演中荣获演出一等奖。
“此次复排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要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青春版《审陈三》复排总导演吴晶晶,是厦门本土培养的首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有着深刻见解。她说,此次青春版的最大特色是启用年轻演员担纲主演,在保留剧目艺术精髓的基础上,通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传帮带,让经典剧目焕发青春活力。
剧组还特别邀请多位资深艺术家参与指导——当年“陈三”扮演者、原版本导演洪东溪担任艺术指导,老版“益春”饰演者林丽雅倾情助阵,近百岁高龄的司鼓大师吴金宝来到现场指导。老艺术家们倾囊相授,年轻演员潜心钻研,力求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融入当代审美表达。
数十年来,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在传承经典的同时,相继创作了《金刀会》《大稻埕》《阿搭嫂》等一批优秀剧目。尽管创作成果丰硕,《审陈三》始终是剧团的“镇团之宝”,剧中《孤栖闷》《精神顿》等经典唱段至今仍在闽南地区广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