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东南网记者 陈诗婷 摄
“趣玩游园会”中,泉州簪花、滴水兽制作、永春漆篮、德化白瓷等非遗技艺大师现场献艺。图为簪花围区域。东南网记者 陈诗婷 摄
昨日,“美在泉州·好戏开场”全国巡游首站活动在泉州梧林传统村落启动。此次活动以“即时零售+在地文化”为创新纽带,将非遗技艺、当代艺术与现代文旅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超越传统观光的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激活海丝起点的文旅活力。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与海丝起点,泉州不仅拥有南音、提线木偶、簪花围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难得的是这些文化记忆并未封存于博物馆,而是鲜活流淌在寻常巷陌——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南音传唱,还是古城里的簪花体验,“活着的传统”让泉州成为文化与生活交融的典范,也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活动当天,梧林传统村落化身非遗体验乐园。下午开启的“趣玩游园会”中,泉州簪花、滴水兽制作、永春漆篮、德化白瓷等非遗技艺大师现场献艺,游客可近距离观摩传统工艺的精妙;安海博饼民俗体验则让大家沉浸式感受闽南节庆氛围。建筑设计工作室Waarchi Studio打造的“风骨花廊”艺术装置,以当代设计语言重构闽南传统建筑意象,成为古厝间的亮眼打卡点。游园过程中,传统非遗场景还与特色品牌好物巧妙结合,如永春漆篮搭配现代饮酌、德化白瓷呼应茶生活美学,让“体验即消费”的文旅新模式自然落地,游客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轻松带走专属泉州的记忆。
夜幕降临,红砖古厝与闽南晚风交织成天然舞台,一场展现泉州文化肌理的晚会精彩上演。伯勒文化复原的宋元泉席场景,重现海丝古港的繁华;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带来的《赏花》选段,尽显传统戏曲的雅致;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与泉州市晋光小学合作演绎的《连升三级·求亲》,让非遗艺术在青少年身上焕发生机;木偶艺术家黄江毅的《将进酒》、晋江南音艺术团的《清平乐》轮番登场,南音的婉转、木偶的灵动,让现场观众深度沉浸在泉州文化的独特韵味中。
活动现场,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始终致力于让非遗“走出展柜、走进生活”,此次活动正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有益尝试。现场发布的“美在泉州”专属趣玩路书,更是为游客提供了深度游指南——涵盖泉州及周边的非遗技艺、人文风物、特色美食、打卡胜地,助力大家解锁泉州的多元魅力。仪式最后,众人共同体验闽南“烧塔仔”习俗,火光映照着古厝,也让文旅体验进一步延伸至生活场景。
据悉,此次活动还整合了本地商超、特色酒店、休闲娱乐等业态,构建“吃喝玩乐+住+购”一体的出行服务体系,并配套专属优惠补贴,满足游客便捷、高品质的深度游需求。未来,泉州将继续探索文化与文旅消费的融合路径,让千年海丝文化以更轻盈、更当代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也为更多人提供触摸传统、感受生活的文旅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