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宁乡市坚持市场化理念、创新化思维、融合化路径,锚定“双周游”(“把周末交给宁乡”“省会城市周边游的主要目的地”)市场定位,深入实施文旅产业倍增行动,奋力打造文旅名市,探索出一系列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
坚持市场化理念
一是找准目标定位。立足省会长沙近郊区位优势,紧扣“两个融合”命题,聚焦“一老一小”关键市场,围绕“东部开心尽兴大方特片区、西部静心养性灰黄沩片区”两大重点,加快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吸引长沙市民“把周末交给宁乡”。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花明楼、方特、灰汤、炭河里等主景区周边增加网红民宿、特色餐饮、非遗工坊、农业采摘等项目,让游客留下来多游一处、多吃一餐、多住一晚,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组织“五彩宁乡”系列招商推介会,引育五亩冲国际艺术区及声音博物馆、南太湖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香山竹海森林酒店、湘菜书院等项目加快建设。
坚持创新化思维
一是场景推陈出新。聚焦文旅消费体验式、文旅业态融合式、文旅参与互动式、文旅内容分享式,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以“美食沉浸化”“美景网红化”的多元场景,持续擦亮“栀香长沙”“巷子花开”“夏铎声生”“周末我登台”等特色活动品牌。道林“稻田音乐会”、双江口“约个橘吧”湖畔音乐会、坝塘“小镇青年”乡村音乐会等吸引长沙数万青年打卡。
二是产品供给焕新。与长沙Citywalk(城市漫步)相呼应,探索发展Countrywalk(乡村漫步),选树紫金北路美食街、香山院子等一批新业态示范IP。栀子冷泡茶、宁乡花猪月饼等具有宁乡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
三是服务理念更新。深化“股东式服务”,着力打造以“阳光普照、雨天撑伞、雪中送炭”为显著特征的“三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每月21日举办“市长企业接待日”活动,先后组织非遗、地理标志产品等多个文旅消费专场,营造近悦远来的友好型旅游生态。
坚持融合化路径
一是深化资源融合。运用市场化手段,以存量拓增量,持续做好提质增效文章,成功盘活灰汤大夫第、沩山、南轩文化园、红动时空、资福窑等一批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美丽宜居村庄610个。
二是深化业态融合。坚持多元融合促消费,建立健全农工文旅融合机制,培育壮大“文旅+演艺”“文旅+赛事”“文旅+美食”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消费收入达13亿元。深化文化科技融合,《炭河千古情》入选湖南省“旅游+演艺”典型案例,方特女娲补天项目获评湖南文旅“新花YOUNG”文化科技新场景,国宝四羊方尊化身“萌宠”亮相五一广场裸眼3D巨屏,用数字光影点亮星城夜色。设立“市长文艺奖”“齐己诗词奖”,促进文旅融合。打造灰汤马拉松、东鹜山滑翔伞、博兵寨滑草等“旅游+体育”示范点,持续做好“赛事+”文章。
三是深化品牌融合。持续唱响“夏有沩山、冬有灰汤”生态康养品牌,深入打造“黄祖沩”民宿集群、大夫第温泉民宿。发布“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路”等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同时与韶山、凤凰、衡山等旅游城市合作签约,构建“东西互济、南北协作”的文旅新网络,不断提升“五彩宁乡”品牌影响力。举办“快乐长沙 呷在宁乡”特色美食展示赛,擦亮“十大湘菜名县之首”品牌。把宁乡花猪、栀子花、无花果和宁乡香米“三花一米”特色产业叫得更响、卖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