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六维协同推动低空旅游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5年10月16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低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是航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蓝海。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产品供给、严守安全底线、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六维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低空旅游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期,为进一步规范通用航空空中游览市场监管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空中游览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开展空中游览经营服务的通用航空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空中游览服务标准、价格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检查等作出了详细规定,为低空旅游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办法》已于10月1日起施行。

  随着国家政策对低空领域的逐步放开以及通用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旅游目的地争相推出低空旅游项目,利用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等低空飞行器,为游客提供空中观光、体验带飞等特色服务。低空旅游是推动航旅融合、促进区域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然而,空域资源紧张、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同质化、安全风险高、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使低空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一些瓶颈。因此,应借助本次《办法》出台的有利契机,构建六维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统筹兼顾标准化建设与差异化创新,推动低空旅游产业向品质化、可持续方向迈进。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国土空间规划应将低空空域作为独立层级纳入规划体系,全面盘点城市低空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强化部门协同,制定涵盖低空基础设施、经济载体和应用场景的总体规划。依据不同区域旅游特色、游客流量及地面交通状况,科学规划低空旅游航线,实现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气象、民航等多部门数据,搭建智能空域管理平台,实现动态调度。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地方政府应基于整体规划,强化以通用机场为核心的“旅游新基建”布局。在重点旅游景区周边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及配套设施,完善地面交通接驳网络。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打造低空文化园区、消费小镇及飞行营地等特色场景,构建以低空旅游为驱动,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地面服务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价值提升模式。

  三是创新产品供给,满足多元消费需求。通用航空企业应与旅游目的地深度合作,挖掘不同区域自然与文化亮点,开发特色主题线路,避免产品同质化。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精准设计产品,为年轻游客打造低空飞行竞技、特技表演体验等项目,为亲子家庭推出科普教育类低空旅游产品,并融入航空知识讲解。同时,推进低空旅游与休闲度假、婚庆等多领域跨界融合,构建多元融合产业发展格局,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提升低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四是严守安全底线,构建全链条防控机制。开展空中游览经营服务的通用航空企业须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全周期安全管理,建立常态化适航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推演并动态更新风险处置预案。构建跨部门联防联控平台,实现低空气象数据、游客流量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动态评估航线风险,及时发布低空环境安全预警,指导企业科学调整飞行计划。同步建立行业安全信用档案,对违规企业实施失信惩戒,限制其业务扩张。同时,需加强游客安全教育,通过短视频、手册等多元化形式普及飞行安全知识,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风险。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职业院校应紧贴产业需求,开设低空旅游特色专业,联合通用航空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实训基地,培养具有飞行操作能力、安全维护能力、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行业协会需主导制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技能考核,提升行业整体专业水平。地方政府可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对持有国际认证的飞行员、机务人员给予补贴,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缓解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六是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地方政府可出台低空旅游专项扶持政策,通过减免通用航空器进口关税,提供低息、贴息贷款等财政手段支持企业设备引进和更新。在设备研发方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对创新型企业给予研发补贴,鼓励企业开发新能源飞行器。在项目审批方面,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在市场监管方面,建立“红黑榜”制度,对合规经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低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是航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蓝海。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产品供给、严守安全底线、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六维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低空旅游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梦婷 谢朝武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