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支付即开票”文商旅行业创新应用场景推广启动仪式暨全市经验交流会活动在泉州市鲤城区税务局举行。
在“烟火气”十足的文旅产业背后,是小额发票开具频次快速攀升。今年来,税务部门创新推出的“支付即开票”的数字化服务正悄然改变人们的消费体验。眼下,这项“无感化、零负担、极速度”数字化服务正从试点走向全市推广阶段,更优的消费体验,助力世遗烟火长燃不息,文旅活动持续迸发。
活动现场。东南网见习记者 薛逸群 摄
直击市场需求 数字服务破解等候难题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泉州22处世界遗产点接待游客131.45万人次,中山路单日最高客流达82.35万人次,刘若英演唱会单场更是拉动关联消费近4840万元。
服务创新直击行业痛点。据了解,今年以来,针对鲤城区文商旅产业高度聚集、业态丰富多元,个体工商户占比高,且普遍以小额高频交易为主等特点,鲤城区税务局与鲤城区委区政府、区商务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多方联动,创新推出“支付即开票、开票即抽奖”服务新模式,构建了“技术赋能+场景创新”的解决方案。该模式通过打通微信、支付宝等主流支付平台与税务系统的数据链路,实现消费者支付完成后即时触发开票提醒;同时,消费满10元可自动触发抽奖环节,全程获取电子发票的时间不超过30秒。
对此,斯丹姜母鸭(泉州总店)负责人陈斯贤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以前忙的时候,客人要发票,员工得停下收银去手动操作,小额高频消费里,光开票就能让客人等上好几分钟。”他说,这个服务解决了许多文旅商户的困扰。
启动仪式。东南网见习记者 薛逸群 摄
多重服务叠加融合 长效机制护航文旅热度
为进一步放大泉州文旅的消费引力,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面对激增的入境游客,泉州税务部门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与“支付即开票”深度融合。目前鲤城区已有备案商户18家,占全市退税商户总数的50%。
日前,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就享受到服务融合的方便快捷。“短短10分钟就完成付款开票与申请退税流程。”他赞叹,过去,他需要带着单据去机场办理退税。“现在,在店里即可轻松搞定。这种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也提升了泉州这座友好型旅游城市形象。”
要让文旅消费热度长久持续,长效机制的保驾护航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10月15日,“支付即开票”文商旅行业创新应用场景推广启动仪式暨全市经验交流会在鲤城举办。现场,泉州市税务局发布“税悦旅好”文旅业态集群监管服务新机制,通过“场景+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起“悦办、悦游、悦享”三大服务体系,致力于将“支付即开票”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际成效,推动文旅消费从“黄金周爆发”走向“常态化繁荣”。
配套激励加持 激活多方共赢良性循环
截至10月11日,一组清晰的数据印证了创新实践的成效:鲤城区首批纳入试点的商户,开票效率显著提升,已开具发票986份,开票金额66261.91元;其中有729张发票触发抽奖环节,且全市国庆黄金周期间实现“发票开票零投诉”。
“开票快了,客人满意度也高了,国庆假期客流量比平时高出许多,但是没有再出现顾客因为收银开票慢而抱怨的情况。”参与试点的泉州市鲤城区游礼贸易商行郭伟鑫老板算了一笔“效益账”,对商户而言,“支付即开票” 减少了人工录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率;对游客来说,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获取发票,还能收获额外福利,二者形成“商户得客流、游客得便利”的双赢格局。
不久前,来自福州的游客陈女士体验了一把簪花围。在感受民俗魅力的同时,她还收获了抽中现金红包的惊喜。“在支付费用之后,我的手机马上收到了电子发票,还抽中了20元现金红包。”她笑着说,这种体验真的很有趣。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留言:“这里的美好,不仅在于宋元文脉,更在于每一次消费体验的舒心便捷。”在税惠服务的持续赋能下,泉州正为这座海丝起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持续且深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