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新闻资讯
厦门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
时间:2025年10月20日信息来源:海西晨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厦门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

  “屿见闽南”景区通过演艺、文化空间、装潢雕饰等多种形式,俨然成为一座“体验式非遗博物馆”。(资料图)

  本版图片 记者 陈理杰 陈成沛 摄

厦门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福建、厦门考察时指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厦门篇》播出,镜头下的闽南红砖古厝与非遗匠心交相辉映,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拍摄地“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景区),也因这一节目再次进入全国视野。

  在“屿见闽南”景区副总经理黄涛看来,这不仅是一场文化“出圈”,更是一份信念的印证。作为厦门文化地标性项目之一,“屿见闽南”景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打造集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空间。

  以文化铸魂

  延续闽南文脉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黄涛将这句话牢记于心。他说,“屿见闽南”景区从诞生之初,就立志做“活的文化馆”,让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生根发芽。

  走进“屿见闽南”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群。出砖入石的墙面、燕尾脊的屋檐、红瓦白墙的立面,都展示着闽南传统建筑的神韵。黄涛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让闽南古厝不只是拍照的背景板,而是真正‘活’起来的文化载体。”

  在“屿见闽南”景区的非遗展示空间里,南音乐师正在轻打拍板、百戏传人灵巧地操纵着木偶、春仔花绣娘则低头缝纫……黄涛说,“屿见闽南”景区始终坚持“非遗活态化”理念,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景区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长期驻点,通过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让传统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以创新为翼

  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如何才能传承好呢?黄涛认为,文化传承离不开创新驱动。“屿见闽南”景区以“非遗+”为核心,积极探索多元创新路径,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在“非遗+共创”方面,“屿见闽南”景区与众多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实现了深度共创。景区入口处有两幅大型手绘壁画,是艺术家钟沛霖创作的,生动展示了闽南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情景故事。“‘屿见闽南’景区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和有力的文化支撑。在共创过程中,我们像是目标一致的战友。”钟沛霖说道。

  除艺术家外,为了让游客更生动、有趣、全面地感受非遗,“屿见闽南”景区在文化创新上花了大量心思。比如,在千灯巷中设置的闽南传统灯笼展陈空间,让游客能在这里找到刻有自己姓氏的灯笼,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让非遗真正回归到生活之中。黄涛表示,希望市民游客都能与项目共创,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与“心中闽南”对话,丰富项目与闽南文化的表达力和生命力。

  在“非遗+演艺”方面,“屿见闽南”景区溯源闽南历史文化,形成了三大演区、八大街区,落成116栋可品味的历史建筑,并精选展现83项非遗。这里俨然成为一座充满生命力的“体验式非遗博物馆”,通过演艺、文化空间、装潢雕饰等多种形式,实现可品尝、可触摸、可穿戴、可聆听、可观赏。“我们将持续用文化创新点亮城市生活,让更多市民、游客在感受中增强文化认同和精神共鸣。”黄涛说。

  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厦门篇》录制期间,总台主持人王嘉宁、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及台湾演员贾静雯在景区沉浸式体验后,对闽南非遗给予高度评价。

  以开放促融

  搭建两岸文化交流新平台

  厦门与台湾一水相连,文缘相亲。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屿见闽南”景区正在大力践行这一理念。

  今年5月正式开业以来,“屿见闽南”景区陆续举办“屿见闽南百官计划”“第十九届闽南语‘双歌赛’”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两岸青年参与。黄涛介绍,这些活动通过共同创作、联展交流等方式,让两岸青年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共同语言,在交流中增进了解与认同。

  今年10月6日至8日,“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在“屿见闽南”景区连演三天,来自香港、台湾、厦门、泉州等地的12支团队轮番登场,为市民游客献上3场南音盛宴。“我们以南音为媒与大陆朋友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闽南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两岸青年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上的共鸣与热情。”来自台湾的表演者表示,这次来厦门演出,就像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

  黄涛表示,这种文化互动是无声的融合,文化的共鸣比语言更有力量。“闽南文化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希望让更多人通过厦门了解闽南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温度与气度。”黄涛说。

  黄涛坦言,“屿见闽南”景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影响力,不仅源于团队的文化热忱与创新实践,更得益于城市层面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今年以来,厦门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现城市新形象,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据了解,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厦门21家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2.37%。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厦门篇》带火厦门特色非遗,“屿见闽南”景区日客流峰值达1.1万人次。

  黄涛表示,“屿见闽南”景区的迅速“出圈”,离不开厦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屿见闽南’景区将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他说。


(作者:记者 傅曦颖  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