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转型升级为集约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存在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根本扭转的话,旅游业很难获得高质量、高效益与可持续的发展。...[详细]
-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来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常学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并从景区建设、品牌打造、体制改革、扶贫攻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聚焦于红色旅游与...[详细]
-
台湾休闲农业起步比较早,质量比较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台湾就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园。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旅游与乡村休闲产业类型,并积累了许多运营管理的经验,形成...[详细]
-
生态旅游强调基于自然和文化生态展开旅游活动、强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强调当地社区参与和受益是基本共识。...[详细]
-
目的地的概念应该是能完全承载游客或者消费者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多个体验功能的地域载体。...[详细]
-
按照网络流行语,2016年旅游这个行当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大事不少,名号也不少。年终岁尾,拉开架势高屋建瓴谈“革命”“全域”“供给”产业高大上,踮起脚够不着。还是从目的地营销这个江湖说起,瞎猜一下这个行当2017...[详细]
-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贯彻了五大发展理念,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和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针对旅游行业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并提出了务实、前瞻的规划和部署。...[详细]
-
分析饭店收益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缺乏收益管理知识。大专院校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开设收益管理课程的不多,设置收益管理专业的更是凤毛麟角。二是缺少培养收益管理人才的培训...[详细]
-
有趣的内容才能激发有效的传播,才能在高能的渠道中快速流动、发酵、爆发。对于具有很高认知度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如何增加目的地的再现率、回忆率,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详细]
-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要完成确定的目标,需从构建生态链条出发,以体育IP为核心,以产业深度融合、互联网+等为手段,以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区域合作、强化人才保障为支撑,构建完整的体育旅游体系。...[详细]
共
1064篇 页次:
94/
107页
10篇/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