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王衍用:三十年目睹旅游规划之怪现状
时间:2019年04月22日信息来源:品橙旅游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专业的旅游规划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乱,直至到当下被寄予厚望的从乱到优,经历了几十年的跌宕升腾。多位前辈时俊为此付出了梦想、青春、激情以及汗水,终将旅游规划一派立起了门户,也有沽名钓誉、插科打诨、只识孔方兄之徒直接羞辱了这个行当。三十多年忝列其间,本人与有荣焉,花甲之年做一番回眸,当给历史一个交代,也算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

  一、旅游规划的前世今生

  我国的专业旅游规划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萌发出来的,但真正的大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十余年。

  1. 旅游开发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这期间,绝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和景区还没有旅游规划,处于开发起步阶段,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还很不足,规划主要是针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阐述。

  在此期间,中科院地理所编撰的《旅游地理文集》(1980)、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编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1981)、黄辉实著写的《旅游经济学》(1985)、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省旅游局合编的论文集《旅游资源与规划》(1986年)为施游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卢云亭著写的《现代旅游地理学》(1988)、保继刚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孙仲明主编的《旅游开发研究论集》、郭康的《旅游开发研究》、孙文昌的《现代旅游开发学》和傅文伟的《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是其代表论著。

  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及旅游未来学会、全国高校旅游教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几乎每年都会选择一处旅游目的地召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议,大家分别写出该地旅游开发的文章,对会议召开地的旅游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成果并不多,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是郭来喜主持的南戴河旅游规划(1985年)、王衍用主持的梁山县旅游规划(1985年)、孙文昌主持的长白山旅游规划(1986年)、陈传康主持的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1987年)。此期间旅游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旅游资源规划或者说是旅游吸引物规划,明显欠缺对旅游产业的安排和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及宣传促销的设计。

  【扩展阅读】旅游规划界四尊大神:他们靠什么行走江湖?  |  “旅游”何以为“旅游学”:六大宗师的传道之旅

  2. 旅游产业规划阶段

  旅游产业规划阶段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到21世纪初期。

  这个时期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除了景区建设火热之外,大家也认识到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管理办法》和国标《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等也相继出台,促进旅游产业规划编制需求的高涨。

  吴必虎撰写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的出版为区域旅游产业规划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王兴斌撰写的《旅游产业规划指南》为旅游产业规划编制提供了操作的流程和内容。国家旅游局、张凌云、吴必虎、邹统钎翻译的海外旅游规划专著,为旅游产业规划提供了国际视野。在此期间,还有不少旅游规划专著面世。

  旅游产业规划阶段较有价值的旅游论文和观点有: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王衍用的“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刘峰的“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范业正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思想和方法”、刘德谦的“概念性旅游规划”、李蕾蕾的“旅游形象设计”等等。

  这期间,每个省区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县几乎都编制了旅游产业规划,不少景区也编制了旅游规划。不少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都进入了旅游产业规划编制的行列,后期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旅游规划公司。城市规划、景观规划、林业规划等专业单位也加入了旅游规划的行列。海外旅游专家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洋专家编制的规划在国际市场开发、度假产品打造和SWOT分析、优先发展项目概念性规划方面为中国的旅游规划师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但是由于他们不懂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所编制的规划基本上没有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到太大的作用。

  国家旅游局为了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审批了数批旅游规划资质单位。《旅游学刊》先后召开过两次旅游规划学术研讨会,国家旅游局为各地旅游局举办了数期旅游规划培训班,这对旅游规划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一期间也是旅游规划出现问题最多的阶段。下文再细说。

  3. 旅游发展规划阶段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前后,从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方向来说,应该按照魏小安先生的设想,进入旅游目的地规划阶段,但是囿于中国行政区利益的实际情况,这一想法在这一阶段还很难实现。不少地方进行的还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规划修编。

  在此阶段,旅游规划类型丰富多彩,各类旅游规划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专业规划公司大量出现,国家旅游局继续审批了多家旅游规划资质单位。买方市场也日渐成熟,注重选取具有甲级和乙级旅游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规划,对旅游规划的编制进行招标或邀标,在编制内容上对乙方提出详细的要求,评审也采取了较为科学的方式。

  2003年之后,研究和论述建设规划的专著和文章大量出现,如王衍用、宋子千的《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杨振之的《旅游项目策划》和绿维、达沃斯巅峰、来也等公司在《中国旅游报》上发表的一系列专题“建设规划”文章,等等。此外,魏小安先生提出的旅游情景规划和项目体验设计观点也颇有新意。

  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旅游规划通则》已经远远落后于旅游规划发展实际,不仅不适应原来的规划类型,对新兴的规划类别更是没有条款约定;部分专业规划公司不是把主要精力用于规划编制,而是用于忽悠市场和“运作”领导,某些高校团队主要是导师拉项目,学生写规划,海外公司则高额收费和规划不尽适应中国实际,不懂旅游规划的某些城市规划单位和园林规划单位还在编制旅游规划;旅游招标多暗箱操作,不少旅游评审还流于形式;绝大多数旅游公司的城市规划师还没有转变成旅游城市规划师,景观规划师还没有转变成旅游景观规划师;更令人担忧的是,旅游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但是很多规划师还是运用打造旅游观光产品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在编制规划。

  4. 全域旅游规划阶段

  这个形态还在急剧升腾转化集纳,暂不做归纳,留下历史的扣子。但是三十多年来的乱象却不得不总结,以期这个行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二、旅游规划编制的“二倒”

  所谓操作方式的“二倒”是指规划编制过程的“本末倒置”和“脑体倒挂”。

  1. 规划编制的“本末倒置”

  规划编制的“本末倒置”是指,对于规划机构来说,做规划本来应该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当前中国却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规划机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做规划,而是拿规划:规划机构投入到拿规划中的精力甚至要超过做规划。中国的多数旅游规划机构都是依托某一些“名家”发展起来的,和其他产业相比,这些名家相当于技术拥有者。从道理讲,这些名家应该大力发挥技术优势,将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规划的编制上。在创业期,这里名家确实为中国旅游规划和旅游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到了今天,他们作为规划机构的负责人或实际负责人,大多是空中飞人,主要精力都放在跑规划、要规划上,对于规划的编制反而无暇过问。

  2. 规划编制的“脑体倒挂”

  旅游规划显然主要应该是“脑力活”,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反映,但是在中国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中,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似乎规划文本越厚越好、规划成果越多越好,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由此形成了规划编制的“脑体倒挂”,规划编制主要不是开动脑筋想问题、提良策,而是拷贝加剪贴,到处凑字数、拼图件,旅游规划变成了“体力活”。规划文本厚和规划成果多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重数量胜于重质量则不正常了。

  三、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三唯”

  1. 唯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规划机构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旅游规划本身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要实事求是,要从促进旅游业和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出发,科学地制订发展目标和安排目标。在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旅游规划机构不应该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科学精神,一味地迎合规划委托方的心理,迎合部分旅游者的低级趣味。旅游规划机构的经济利益目标和旅游规划的目的应该分开来,不能扭曲旅游规划的目的来实现旅游机构的经济利益目标。旅游规划机构要通过编制更好的规划来赢得市场,获得经济收益,而不应该是将规划本身作为获利的手段。

  2. 唯权

  “长官意志”对于中国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很多规划的主要思想或者项目安排并不是规划编制机构的真正设想,而是有关领导的旨意。规划编制机构的作用就是为领导的拍脑袋决策披上科学的外衣,套上合法的程序,规划的编制主要就是围绕论证领导决策的科学而展开,从而失去了规划引入外部智慧的本意。地方领导对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了解,提出的发展思路值得规划人员重视,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意见,但是旅游规划更需要规划人员贡献自己的智慧,对事物的发展做出独立的判断和科学的安排。

  3. 唯心

  旅游规划是艺术,是技术,也是科学。旅游规划的编制要充分调动编制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也要奉行科学精神,不能将主观能动性变成唯心的自由意志。旅游规划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要有依据,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而不是一味求险求怪。此外,规划离不开预测,可是预测并不是臆想,而要尽可能做到科学。

  四、旅游规划文本的“四HUA”

  不当的操作方式和指导思想,导致的就是部分旅游规划充斥着废话、鬼话、硬化和画画。

  这“四HUA”对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危害不小,也可以说是“四害”。

  1. 废话

  很多旅游规划多是依葫芦画瓢,大同小异,对于旅游地的地脉、文脉、市场的认识非常肤浅,提出的构想十分表面。其特点是:创意表面化,平平淡淡;文意表面化,观点表浅;体例表面化,形式克隆;观占表面化,处处可用;洋洋洒洒几十万言,规划本子一大堆,大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说出一点实质性的内容,写一本子非常正确的“废话”,对旅游的发展几乎不能起任何有益的作用。旅游规划的根本作用是对旅游地的发展进行重新架构,旅游规划不能简单地将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规定的内容套过来,不能停留在“八股文”的层次上,条件分析、目标设定、产业布局、产业要素、政策法规等。

  2. 鬼话

  部分旅游规划热衷于“装神弄鬼”。所谓“装神”是指部分旅游规划一眼看上去非常“高明”,,理论、原则、公式一大堆,可是理论无关痛痒,原则通篇累赎,公式不切实际,简单问题被复杂化了,反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这类旅游规划,说好听一点,是把实施者当成硕士、博士来培养;说难听一点,只不过是抓住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感故弄玄虚。另一种旅游规划则是“弄鬼”,如果说有些规划废话连篇是因为缺乏创意,那么这类旅游规划倒是有创意了,可惜想象天马行空,创意不切实际;观点看上去很美,可惜根本不能落实,说的都是“鬼话”。项目创意的怪诞,恰恰反映了这些规划设计者创意的贫乏。

  3. 硬化

  硬化是指部分不懂旅游产业的规划师不会分析规划地的文脉、地脉和市场需求,找不到规划地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套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将旅游目的地的幵发规划同于城市建设规划,机械地套用城市规划的通用概念和规划模式,比如笔直的山间道路,城市化的广场,等距离、同树龄的绿化,把自然的河溪变成渠道,把自然的水塘湖泊变成水库,等等,摧毁了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景区的肌理和魂魄,导致了旅游景区的城市化。

  4. 画画

  画画是指只会设计景观和编绘图纸的规划师不懂规划地的主题定位,套用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念和手法。其特点是:盲目园林化,村姑穿绫罗、施粉黛式的丑画;攀比富贵化,草皮、假树,高、大、阔式的洋画;无主题变奏,没有灵魂式的—堆无用之画;迷魂效果图,失真,技术炫耀,乱眼乱心式的假画;乾坤大挪移,A地图移到B地式的变名不变画。一些规划不是在大山大水之中增添大笑,而是搞一些假山假水、假花假草的城绿化美化,降低了旅游景区的品位,减弱了规划区山水的气势成名文化掇点的历史氛围,伤害了旅游地原有的文脉、地脉和景观肌理。

  很多话不好听,但如果有些反思价值,能为促进旅游规划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尽到绵薄之力,也算没辜负过往的岁月。(部分文字经品橙旅游编辑发表,文字摘自王衍用先生新书《中国旅游发展新理念——颠覆与重构》)

(作者:王衍用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