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旅游人才网
理论前沿
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 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时间:2023年12月05日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要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各级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主题游径等文旅融合工作的开展,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纵深推进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10月11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长江经济带覆盖十几个省市,要注重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总要求,深刻认识文物是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载体。

  长江相关13个省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44处。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将长江流域珍贵的文物资源保护好、用起来,使其活起来。因此,要持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开展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如世界遗产保护与展示水平的提升,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的不可移动文物,省级以上重要古建筑、石窟寺,长江流域的重要石刻文物,重大考古遗址、革命文物,长江特色的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等的保护。

  二是利用长江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建设具有长江特色的国家文化公园。

  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各类文化文物资源,形成以文化遗产廊道、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具体形式是:以长江干流为主体,串联干流核心文物和文化资源,承东启西,构建从青藏高原、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美丽中国文化景观轴。结合中央红军长征有关路线,串联各类红色文物资源形成红色文化线路。以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蜀道、万里茶道、大运河、明清海防等文物资源为主体,建设南北走向的文化廊道。以金沙江、雅砻江、沱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流域的考古、民族、民俗、非遗等文化元素结合自然景观,展示长江流域不同地域自然和文化遗产多元图景。在文物和文化资源分布密集、经济社会发达的成都平原、重庆三峡、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和长三角等区域,充分利用现代交通和历史道径,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三是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挖掘长江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的课题研究,揭示展示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灿烂成就、重大贡献。提炼一批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文化标识,实证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及其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长江流域具有传统价值、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物资源阐释与转化,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出一批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传播精品,推动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和标识体系走向大众。鼓励科技赋能,利用现代科技转化文物科研成果。

  建设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和特色文化地标。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价值突出、考古发掘研究充分、实证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大遗址;遴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革命事件发生地等文化遗产,建设长江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研究藏羌彝文化、滇黔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赣皖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依托相关文物资源,建设一批具有长江特点、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如卡若遗址、郧县人遗址、元谋人遗址、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城头山遗址、大溪遗址、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石寨山遗址、盘龙城遗址、新干大洋洲程家遗址、铜绿山矿冶遗址、里耶古城遗址、楚纪南城遗址、老司城遗址等进行价值特色挖掘和考古成果转化,推动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挖掘布达拉宫建筑群、羌藏碉楼、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青藏区域文化地标建设;发掘丽江古城、海龙屯、侗寨、遵义会议旧址、扎西会议旧址、滇缅公路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滇黔区域文化地标建设;挖掘青城山—都江堰工程、峨眉山—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白鹤梁题刻、白帝城、张飞庙、三苏祠、古蜀道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川渝地区文化地标建设;挖掘武当山古建筑群、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黄石工业遗产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建设荆楚区域文化地标;挖掘岳阳楼、屈子祠、岳麓书院、南岳古建筑群、凤凰古城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建设湖湘区域文化地标;挖掘景德镇御窑、滕王阁、白鹿洞书院、西递—宏村、黄山、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革命旧址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赣皖区域文化地标建设。挖掘南京、镇江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金陵区域文化地标建设;挖掘淮安、扬州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淮扬区域文化地标建设;挖掘大运河、苏州古典园林、江南古镇、西湖文化景观、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等文物资源价值内涵,推动江浙沪区域文化地标建设。

  四是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挖掘长江文物的时代价值,全面探索长江文物赋能自然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农文旅融合、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统筹长江流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利用,建设用于文物旅游的展示厅、专题博物馆与展示馆、游客服务、道路交通、展示标识牌等配套设施。利用现有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开展长江文物主题研学,农文旅体验等活动。如以成都金沙、广汉三星堆、武汉盘龙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等为代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现古道风采、特定阶段文明进程、特定领域历史成就和历史场景、人地关系独特智慧、历史人物生平人格魅力,以及弘扬爱国情怀等专题游。提升历史文化名镇(村)、古村落、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生态文化村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皖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传统聚落、传统村落开展集中连片文旅示范,支撑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可利用不同文物资源内涵和特征,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等。

  总之,要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各级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主题游径等文旅融合工作的开展,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纵深推进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作者:李六三  编辑:llqy)
最新文章
  • 主办单位:福建海峡旅游人才发展中心
  • 备案号:闽ICP备11020331号-1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水路55号
  • 服务电话:0591-83370069 83370090 83370773 83373721